第二站:深圳——“让万象城成为深圳第二大人造景点,现在却是第一”
当厉玲接到了很多鲜花和掌声时,她再次选择了潇洒地离开。2005年厉玲毅然去了深圳,成为华润万象城总经理。万象城是华润集团打造的18.8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现在是深圳影响力最大、华南区经营最好,中国最具示范效应的超大型室内购物中心,并且成为深圳时尚商业的代名词。
人们去深圳做什么?除了去看“世界之窗”、去华侨城的欢乐谷,大家想不到还能做什么。2006年年初厉玲提出,要让万象城成为深圳第二大人造景点。虽然当时有人并不支持,但现在万象城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深圳最好的人造商业景点。
厉玲说品牌商愿意选择万象城,是因为万象城把整个深圳市的消费品味和层次都提高了。“现在品牌商明白了,选择购物中心看四点:一看城市和地段,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商业环境是不一样,北京的二环和五环也是不一样的。其次看开发商,城市、地段、规模这都是最基本的要素。开发商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产品品质如何。第三看运营商,同一地段,同样的规模和定位,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华贸是很好的例子,这新光三越的功劳密不可分。最后,在综合前三个条件下,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商业环境和周边的商业竞争程度。”
厉玲为万象城的成功定位,奠定了这个购物中心在深圳市举足轻重的地位。众多国际一线品牌和中档品牌在这个商业项目中实现完美布局,而且放大了各自的品牌价值。从深圳华润中心的数据可以看到,万象城开业两年来,销售额从最初每月4000万元左右很快上升到7000多万元,到厉玲离开时万象城每月创收约1.4亿元。
第三站:北京——“身为北漂,在商业领域继续奋斗”
北京第二大购物中心华熙长安MALL选址五棵松,今年年底即将开业。而这个大手笔又和厉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次北上,她出任北京华熙长安商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对于新作品,厉玲没有做过多评论。而是对商业地产的现状、北京的商业环境做了深刻的思考。“在目前来讲,业内没有对商业地产做正确的分析,2008年到现在,北京五环以内新增商业项目有多少?有多少想开业而没有开成的?都是什么原因?一部分推迟开业是因为奥运会限制装修的影响,但是大多数还是开发商自身能力的问题,运营的不好。”
对于,媒体和专家发布的商业数据,厉玲表现出质疑。“现在讲商业地产,2万多平米开出来的百货店、1万多平米开的家乐福和现在华熙长安MALL开出的十几万平米的购物中心,意义是不同的。”厉玲坚信好的项目对市场、对消费诉求的实现、对消费者的幸福度、对城市建设会有很大的提升。开发、招商、经营三个环节都要做好其实很难,但是99%的开发商都没有花时间和精力投入,所以很多项目开工很多,但是成功很少。只有深入研究的人多,才能为市场够提供最一手的数据,才有可能开发出立足市场的优秀购物中心项目。
虽然成功操作过一些项目,厉玲坦言自己不是商业地产专家,“全国懂得商业地产的人都不超过十个。现在很少有人沉下心来问问为什么,才使得这个行业很混乱。开发商浮躁、代理商浮躁、经营者浮躁,导致品牌供应商对北京商业环境没有信心,对购物中心的经营能力没有信心”。
即将开业的华熙长安MALL,是厉玲职业生涯的又一个作品,虽然她轻描淡写地做了介绍,但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背后的慎重态度。偶然机会,看到她在华熙长安MALL楼书底页上的“寄语”,可以看出这个作品对她的重要意义:2007年,我来到了北京,一个更大的项目、非常有意思的项目;含两个奥运场馆,与北京奥运零距离;和NBA相会,感受现场热烈的气氛、体验其背后的商业运作模式;与1000多个品牌合作,打造可以“快乐购物”值得“享受”的“华熙长安MALL”!
也许在厉玲“浓墨重彩”的人生中,我们的语言有些苍白和乏力,对于这样一个个性鲜明、魅力十足的人,前进道路上一定充满激情和乐趣。网易房产愿意作一个随行者,在感受国内购物中心领域蓬勃发展的同时,去记录一些最优秀的人和事……
当然,厉玲的“挑战和挑战过后”也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