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石梓煜
他的机敏、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在那些同时期的响亮之音沉寂后显得尤为突出, 已经成为同时代企业家中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象征。
如果说唐山的商业发展无法忽略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必定是解仁义无疑。
无论是当年开疆辟壤的霸气,还是后来正气凛然的大义,亦或是现在老当益壮的雄风,作为唐山商业的活跃分子,解仁义将自己的大半辈子扑在了这个舞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描绘着唐山商业的轨迹。
虽然已过知天命的年龄,但解仁义并不急于卸甲归田。身为唐山震后第一座国有大型百货企业——唐山百货大楼的掌门人,他如今思考的是,如何趁势而上,进一步稳固唐百在唐山的核心龙头地位,以继续引领唐山商业走出矫健步伐;如何固本清源,壮大唐百在唐山的势力,形成铜墙铁壁之围以继续一枝独秀?
“每天,只要睁开两眼我就在思考企业的问题,没有给自己空闲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在算账。过去不是讲勤能补拙么,咱虽然拙一点,咱勤奋一点不就可以了么”带着些许生意人的聪明狡黠,融合着军人的忠厚严谨,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商业史,又将从他的脚下写成。
排兵布阵
解仁义最着迷的电视剧当属《亮剑》,这不仅与他当兵的那段历史有关,更因为他与剧中人拥有着相同的血性、激情、霸气的基因。他始终记得李云龙“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名言,也经常用拿破仑那句“雄狮率领的羊群比由绵羊率领的狮群更有战斗力”来勉励自己。以自己为悍将的榜样,解仁义充分燃烧团队的激情,令唐百在25年间从一家不到万平米的单体店发展为12个万平米以上大型卖场、总经营面积36平米的商业联合舰队,年销售额从1992年的2.2亿元到2008年增至32亿元,连续10多年保持国内零售业百强企业,创造国内的商业奇迹。
“武艺精熟智量能,排兵布阵显威风。”这句出自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的话用来形容解仁义再合适不过了。纵观唐百的发展,毫无疑问,解仁义的魄力当属罕见,而他也充分地将自己的军事智慧在和平年代的现代商战中显露无疑。
1993年,解仁义干了件令全国商界震动的大事。那年,唐百一步到位的整体兼并了与自己平行的一个副县级单位——累计亏损近3000万元的市纺织品批发公司,直接并轨取消了该公司的法人单位。这在当时的中国实属少见。及至后来,唐百几乎成为唐山亏损国企的“收容所”,至今为止已连续兼并买断或合资十二三个亏损企业。
就在同城企业为逃过成为“收容所”而得意之时,解仁义却彰显了与众不同的超前意识。通过对兼并重组企业一系列的大动作,唐百大集团整合了唐山商业的半壁江山,形成了西有八方、凤凰购物,东有东购、北有北购、中有条式楼和超级商场的强大联合舰队,形成了企业由单一零售商场发展成拥有万名员工、10个专业分公司、6个子公司、经营25万种商品,集零售、批发、超市、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贸集团,在唐山早已无企能敌,在河北也连年保持省销售额第二、利税第一的佳绩。
“关键是要把主要商圈的天时地利占好,布局要稳,东西南北中都站好了,形成高中低错位,市场占有率比较高,这种联合型战队,狼来了也无所谓。”按照解仁义的计划,元旦以前还将再开2个店,下一步则去比较富裕的县进行布点。
解仁义的超前眼光还表现在企业改制上。2002年4月,一夜之间,这个拥有数亿元资产和5000多名员工的大型商贸集团,结束了18年国有企业的历史,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转变为民营企业。而改制至今的7年间,解仁义带着唐百大集团的万人队伍,不仅偿还了银行的全部贷款,还能有效保障企业自有资金的运转充足,2008年实现销售32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
毋庸置疑的是,唐百大的每次成功都显示出解仁义作为一个精明战略家运筹帷幄的睿智和谋略。历经几次稳操胜券的市场化运作、形成东南西北中的防御工事后,解仁义带领唐百大集团从战略防御逐步转向战略进攻。
战地猛攻
毫无疑问,解仁义是个狠角,这个狠,尤其表现在对市场的清晰认识和与对手的竞争上。
表面上看,解仁义利用低成本扩张完成唐百大集团的排兵布阵为外来竞争者制造“防火墙”,实际上则是做筛子只放真正具备实力的企业进入,从而令唐百大能在与强劲对手的交锋中锻炼作战能力、增强抗风险实力。而实际的情况是,唐百大几乎在每一场御敌之战中都能完胜。
解仁义至今仍为当初杀得国美苏宁片甲不留而得意。国美苏宁初进唐山,趾高气扬地提出“半年内打败唐百电器、一年内扫平唐山家电市场”的目标。这种狂妄立刻激怒了好战的解仁义。他叫来家电经理,给他卸掉200万的利润,“追加这200万给你打他们,不够我再给,哪怕把这800万的利润全部变为0,也要把他们打趴下去!”解仁义的倔劲儿上来了,从不服输的他,绝不示弱。果然,面对唐百大的猛烈攻势,国美苏宁毫无招架之力,被打得落花流水。据统计,在2008年唐山家电市场上,唐百大一家独大占据60%的市场份额,年销量达7个多亿,而国美苏宁两家才占40%,其他几家已往县里转移。
然而,尽管解仁义擅长进攻,但他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众多集团向唐山的行进步伐。客观地说,唐山作为三线城市,与特大型城市、省会城市不能相提并论。然而,环渤海经济圈正改变着这一切。作为河北经济重镇,唐山已经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大推力,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也落址于此。这个有着太多中国第一的地方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2008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稳居河北省第一位,众多投资集团如何舍得这块“肥肉”。
保龙仓来了、五联百货来了、三利来了、日本永旺株式会也来了。“市场是开放的,开放的市场也利于竞争,提升自我。”与痛打国美苏宁不一样的是,解仁义很欢迎外来零售业进驻唐山,只是还是那句老话“别太狂”。但解仁义也不认为这些零售企业的进驻在短时间内能改变什么,毕竟唐百大集团如今已占据唐山零售业半壁江山,并且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发展着。
“只要有可以办店的地方,有万米左右的卖场,我就办,包括以后的机场新区和曹妃甸新城。”解仁义坦言,唐百大楼的版图扩展计划还在进行,“目前,市区东西南北中已被唐百大集团全部占满,我的策略就是群狼斗独虎,不轻视,联合出击!”
不过,由于不愿意破坏与其他百货兄弟们的感情,也体谅骨干们不乐意背井离乡,解仁义的扩张只集中在唐山,“坚决吃透这块市场,争取这几年运作到50个亿,尤其要提高纯利水平。”按照解仁义的计划,唐百大集团将牢牢占据唐山市所有辖区(县)市场,“这也够喝一壶的了”。他的估计没错,以丰润店为例,去年完成销量3个亿,上缴集团利润5千万,今年5周年店庆日,4天销售2千万。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华北一个县级市的百货店能做到平均每天达500万的销售,这是什么概念?
踏实行进
任何一场战役的胜利都取决于领袖的军事能力,而这个军事能力首先来源于卓越的判断能力和敏锐的辨识能力。市场上的种种纷说从来迷糊不了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无论是当年超市业取代百货业的讹传还是如今外来百货“狼来了”的夸张,解仁义都只是一笑而过。他对麦肯锡“60%的市场将是外资企业的,30%的市场将是国内大鳄的,10%的市场是区域龙头的”这一说法表示深度怀疑,并亲自给中层干部上课以稳定军心。“多强的企业进来都不可能把中国民族的企业都吃掉,中国的市场永远是中国人的市场。重要的是如何把传统百货业改造成现代百货业,把传统的百货人培养成现代的百货人,还要时刻向市场靠拢。”
由于没有跨市发展计划,解仁义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提高集团营运能力、提高利润水平上。今年一季度集团实现销售14.2亿,利润超过5千万。“提高利润水平关键要扩大销售,没有销售就没有一切,要加强市场占有率。”在今年5月份于苏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零售商大会暨中国商业地产交流交易会上,解仁义作为提升利润的代表被邀请参与论坛发言。在会上,他提出包括给供应商缩短结账周期、给员工涨工资、加大自营、创新产品等在内的四大措施倍受关注。
事实上,金融危机在令全国百货业受挫时也给唐百大集团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唐山工业受到重创,唐百大克拉的钻戒、高档次的貂皮明显销售受阻。为此,解仁义迅速启动百日竞赛计划,拿出几百万的奖金,进行奖惩措施;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办企业管理研修班,并与市内高校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加强新店培育,加大单店、单品效益评估和量化考核力度等措施。由于疏导得力,唐百大集团销售增长比全年同期还好。这令解仁义在6月份向温家宝总理汇报工作时着实得意了一番。
“我不看准的绝对不做,人家要说我什么尽管说,反正我不怕。”凭着这股子敏锐和霸气,解仁义将唐百大做成了零售大鳄们眼中的“香饽饽”。不少大集团向他递来橄榄枝,都被他拒绝了。“我快60了,已经没有再犯错误的机会,也没有求证或改正错误的机会。企业的发展必须对员工对股东负责。”
不过,解仁义也有看不懂的时候,比如崇尚节俭的他很难理解80后、90后的消费观,“跟疯子一样,一说是名牌,完全没有价格概念。”尽管如此,解仁义还是在做一些改变,比如积极引进BOSS,将商场年轻化、时尚化。“你得赶时兴啊,否则就要丢失这部分顾客。”
沃多瓦埃说,计划是想象力对心灵的许诺。毫无疑问,解仁义的想象力绝对很丰富。从24岁进入唐百,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一路率领唐百大集团攻城拔寨,气吞山河。他的机敏、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那些同时期的响亮之音沉寂后显得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同时代企业家中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象征。虽然有过风光,有过艰难,但无论如何,解仁义是唐百大集团乃至中国百货业不可忽视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