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商业
与这座城市的市民生活密切相连。深圳特区成立30年以来,深圳商业的成长与这个城市的发展相互交融。正如深圳从空白起步,在30年间成长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一样,深圳商业也从毫无基础起步,30年间逐渐成长发展,并逐渐走向全国、领先全国,在全国商业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0年来,深圳已经由以街边杂货铺和老式百货为主的单一商业业态,形成目前以各类大型超市、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为主的现代化商业流通模式,并带动诸如茂业、天虹、太阳、岁宝、海雅、华润│万象城、深国投广场、港隆城、京基百纳、中心城、星河·COCO PARK等一批本土零售业茁壮成长,也吸引了沃尔玛、吉之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巨头的入驻。现在,代表一个城市商业整体水平的连锁商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在深圳已经由1995年的2%迅速攀升到50%,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30载风雨历程发展为深圳支柱行业
在上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成立之初,东门是最热闹的商业区,除此外,人们就很难找到逛街购物的地方,就连现在热闹繁华的华强北,当时还只是荒凉的“上步工业区”。
1985年,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百货商场——深南天虹开业,这是深圳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百货商场,当时的深圳还只有东门以及人民桥一带的小商品市场,商业网点少,物资短缺,业态单一。1990年前后,在国商、国贸、天虹这些今日深圳人熟知的商场诞生之后,深圳东门商业区逐步兴旺,但这些商场的面积也仅有3000多平方米。
1995年前的深圳,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寥寥无几,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商场更是没有一家。
而如今,东门已经全面改造,华强北的厂房早已变成一座座巨型商厦,人民南、深南中、华侨城等一片片繁华的商业旺地陆续崛起,超市、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遍地开花。
在商业经历变革的同时,深圳人的购物方式也经历了一次次的刷新,并且早已彻底摆脱“购物难”之苦。无论是在市中心还是在偏远的住宅区,人们都可以找到质量信誉良好而价格又比较适合自己的购物场所。
据深圳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我市连锁商业销售额达到116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51%,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在1995年,这个比例仅仅为2%。
同时,2008年深圳的商业增加值达到894.89亿元,占本地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1.5%和22.5%,是第三产业中对生产总值贡献率最高的行业。从税收贡献看,商业与制造业、金融业、电力行业并列为深圳税收的四大支柱行业。数据是枯燥的,但却有力彰显了深圳零售业的惊人发展。
30载探索创新成长起领先全国的“零售军团”
回顾深圳商业发展历程,与行业一起发展起来的还有众多的商业企业。资料显示,1995年以前,深圳的零售企业没有一家进入全国百强,而在2010年的中国连锁百强榜中,“深圳兵团”表现抢眼,有9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华润万家排名第五,天虹则在广东百货业中处领先地位。
可以说,深圳的零售企业大多都是在1995年之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在此之前,深圳的零售企业只有天虹、免税等很少的几家。1996年,沃尔玛中国首家店面设在深圳后,感受到压力的深圳本土商家奋力迎战,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与学习中快速成长。
10多年来,以茂业、天虹、岁宝、太阳、海雅、华润万家、新一佳等为代表的深圳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不仅牢牢占据了深圳市场,还布局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由本土走向全国。同时,深圳零售业也开辟了以连锁形式为主、多种经营模式为辅的营销模式。
如今,广东零售10强几乎全部来自深圳。华润万家、人人乐和沃尔玛,分别成为国内连锁超市领域国有、民营、外资三大板块的“领头羊”,在零售业光芒四射。
而在2004年之后,以华润│万象城、中心城广场、星河·COCO PARK、深国投广场、京基百纳广场、益田假日广场、港隆城等一批购物中心又成为深圳商业最大的看点。这些购物中心的全新经营模式和理念为深圳商业注入新的活力,其运营企业也成为深圳商业界的“生力军”。
对于深圳商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有专家分析,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深圳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动力;二是国有企业少,政府包袱就小,这样企业在对外开放方面也更具主动性;三是国外的大型连锁超市沃尔玛、家乐福最早将总部设在深圳,他们既带来国际上最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也带来竞争压力,对深圳零售业起到很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四是深圳零售企业对外扩张模式比较灵活。比如天虹、岁宝百货,对外扩张模式都采用了“百货+超市”组合,相比纯百货模式,超市业态组合能起到比纯百货更好的集客能力,而茂业对外扩张又有集团背后的地产资源支撑,“商业+地产”的配套,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能营造起一个新的商圈。
30载挺立潮头,购物中心异军突起
进入新世纪以后,深圳商业企业在继续加大连锁化步伐的同时,也在探索着新的经营模式,而购物中心的崛起就成为这个时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
作为商业业态中的顶尖商业形式,近些年,购物中心在深圳不断涌现。据统计,目前深圳已建和在建的购物中心超过25家,经营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
2004年年底,华润│万象城、金光华两大超过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亮相,填补深圳商业缺乏大型商业设施的空白。随后,位于中心区的星河·COCO PARK、中心城广场,位于香蜜湖的深国投广场,位于华侨城的京基百纳广场、益田假日广场,以及位于南山的海岸城、位于宝安中心区的港龙城等纷纷落成开业。
这些风格各异的现代化购物中心相继落成,使得深圳商业整体档次得到提升,并提高了深圳商业的辐射能力,标志着深圳商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零售业人士认为,集时尚、现代、超大规模和高档的服务为一体的购物中心相继崛起,为深圳商业增添了国际化元素;再加上原有以价廉物美著称的东门商圈和华强北商业街,形成深圳商业低、中、高档互补的商业格局,使得深圳商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