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当选南京市劳动模范、27岁当选全国劳动模范,上世纪80年代,南京新百的吴晓梅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而当时,她仅仅是小百货柜台的一个营业员。
如今,吴晓梅已是南京新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副主席、东方商城总经理。回忆起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吴晓梅笑着说,“我的秘诀只有一个,就是永远把‘让顾客满意’放在首位。”
工作4年就成市劳模
1979年,17岁的吴晓梅进入南京新百,成为一名营业员。
“刚进入工作岗位,我对我的工作一窍不通。”吴晓梅说,她被安排在小百货专柜,四五节柜台里密密麻麻地陈列着商品,最便宜的是5厘钱一根的针,最贵的是6块钱一卷的宝塔线,400多种商品看得她头昏眼花。
小商品柜台非常繁忙,一个营业员每天要接待上千名顾客,有时同时就要接待五六个人,吴晓梅常常为了找一个商品忙得团团转。为了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她下班后没有回家,而是留在柜台,默默记下商品位置;为了向顾客介绍商品的性能特点,她拜当裁缝的父亲为师,了解各种线针的使用知识,还细心询问顾客对产品的用后感。
当时,新百出了个全国商业劳模陶佩芬。吴晓梅的柜台离陶佩芬不远,她常常在一旁观察陶佩芬如何接待顾客,“偷学”了一段时间后,爱动脑的吴晓梅发现:“陶佩芬30多岁,热情招呼可以让很多客户如沐春风;而我20岁都不到,过于热情反而会让人觉得轻浮。”通过反复琢磨和实践,吴晓梅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服务方法:见到顾客先礼貌地招呼,交流几句后,再亲切地微笑。
凭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服务,1983年,进入工作岗位仅4年后,吴晓梅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
不少顾客慕名来购物
当上市劳模后,吴晓梅的照片被挂在了新百商场门口的橱窗里,每天到小百货柜台的顾客更多了,很多人就是为了感受一下劳模的服务,还有人给商场留言:“在小百货柜台受到营业员吴晓梅的热情接待,她这样优秀的营业员是极其罕见的。”
顾客的关注和喜爱给了吴晓梅压力,也给了她动力,她把“让顾客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有一段时间,大红色鞋油非常紧俏,商场早已断货,可还是不断有顾客来买。为了不让顾客失望,吴晓梅利用下班时间到新街口附近的一些小商店寻找,终于在一家叫新兴百货的店里找到了这款鞋油。后来顾客再去她那里买红色鞋油时,吴晓梅就会告诉对方:“暂时不会来货,你可以去新兴百货看看。”
1989年,在营业员这个普通的岗位上工作到第10个年头时,吴晓梅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当上老总后不断推出创新服务
这些年,百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晓梅的工作岗位也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动,但“让顾客满意”始终是她追求的目标。
1993年,吴晓梅被单位派到南京大学脱产学习。1996年,她回到新百,进入洗涤组继续当营业员。1998年,吴晓梅离开她工作了16年的百货柜台,从事员工培训工作。为了让顾客能满意购物,吴晓梅提出营业员必须说普通话,还要“规范用语”,如营业员要有“三声”,即接待声、介绍声和道别声;收银员在收钱时要唱收唱付,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2005年,吴晓梅被任命为东方商城副总经理。上任没多久,她就在商场里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还推出了“一站式服务”,顾客不熟悉商品位置,服务中心可提供专人导购;顾客想办理退换货业务,也有专人陪同。吴晓梅还在6楼设置了VIP休息室,房间虽不大,报纸、杂志、饮水机和沙发一应俱全。
前不久,东方商城举办一年一度的狂购夜活动,这一次,吴晓梅又提供了一项创新服务——免费同城快递。“考虑到一些大件商品或比较重的商品,顾客在购买后不方便运回家,商城和厂家共同推出免费同城快递服务,共有100多个顾客申请了这项服务。”她说。
“30年来,顾客的购物心理不断发生变化,为顾客着想、让顾客满意,是我不变的追求。”吴晓梅说。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