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从责任中来
《新智囊》:在零售业的价值链的设计中,销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微妙,万千百货特别强调买手制的作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丁遥:通常中国百货零售业的采购形式都是联营制,商场和品牌签约合作后,在销售额扣10%或者20%作为应得利益,剩下的结账给商家,和一些超市和家电连锁不一样,家电连锁之所以能过快速发展起来,采取的经销形式,即预付货款,进货后卖多少钱是我的事。百货业跟超市连锁、家电连锁相比,其承担的责任比较小,没有什么风险,经营好的商家就留下来,经营不好就踢出门,但该扣的10%还是20%在之前就已经扣下来了。我们看国外的百货,他们叫做买手制,其实就是一种经销,他们用非常资深的,懂得市场行情的小组、专家,俗称买手,根据他们的销售预估的情况订货,当然万一有失误卖不好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连续销售不畅,整个百货就会给压垮。
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讲,你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你获得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你现在比较轻松,把一些责任推出去了,未来的价值也就会越来越低,当年家电为什么很多都走向了专业连锁店,是因为厂家看到了好处,有家电连锁可以为你承担一些风险,先期买断产品,承担了相应的风险,也拿到了更为优惠的价格,大家共赢。在百货业,谁率先这么做了,必定受到供应商的欢迎,受到市场的欢迎。这不是一个新的模式,国外很多商场这么做,国内也有在尝试,但大家不太用买手这个词,我判断,买手制将会逐步推开,但也不是百分百的,一些小品牌可能就不会得到机会,这永远都是一个博弈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