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时隔3年,北京的高端时尚消费者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对品牌的认知度、对时尚的狂热度都大幅提高。在金融街连卡佛店内,你的确看不到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但偶尔一个直接冲进VIP室的明星或名媛,却可以瞬间消费过十万元。

2010年12月2日一早,香港各大报纸的头版都被庆祝连卡佛(Lane Crawford)160周年的大幅报道所占据。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连卡佛本身操作的商业行为,而仅仅出自于香港传媒界乃至整个香港社会对连卡佛这间百年老店的特殊情感。“在香港,连卡佛不但是一家中产乃至更高阶层消费的百货商店,在连卡佛消费对于香港人来说更是对自我阶层的一种认同。”这是许多香港时尚人士认同的理念。因此,能够在当晚IFC旗舰店举行的160周年纪念派对上见到香港特首曾荫权,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领导一个只有13年历史的行政区的长官而言,在一个拥有160年历史的机构面前,真的感觉很谦恭。连卡佛见证了香港社会的坚实基础,它意味着香港企划结构持续的发展和创新力,这是香港精神之所在。”曾荫权在庆典上的讲话带着香港人一贯的务实与谦逊,亦让人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一向以时尚狂人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连卡佛,竟然也有着令特首谦恭的历史。
把这么多的溢美之词献给一间百货公司,或许让人觉得有些夸张。但细想起来,也鲜见哪家百货公司可以像连卡佛一样,在销售独特的生活方式外,还怀有如此多的精神内涵。香港人对连卡佛有感情,好像是一个相熟多年的情人,容颜一变再变,归属感依然。对于北京人来说,连卡佛则意味着邂逅了一位年轻而疯狂的Soul Mate,时尚、伶俐、新奇、大胆,品位不凡,个性十足,让人欲罢不能。难怪有内地时髦人忍不住惊呼:“我信佛,连卡佛的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