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喜达屋有更多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计划吗?
陈盛福:毫无疑问的,我们现在有50%的预定都是来自于网络的预定,我们的客户可以直接从SPG.COM进行预定,同时还可以进行网上的积分,我们很大的增长依赖于网上的预定,同时我们正在开发我们特有的预定引擎,这个引擎可以能够让客户用中文输入,并且进行全中文的操作,这样的话,我们中国客人就可以用中文预定全世界各地的我们品牌下的酒店。我们现在的引擎已经开发了七种语言,现在我们还将再开发三种语言,就是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和俄语。
主持人:喜达屋一直定位在高端酒店,未来您会推出一个经济型酒店级别的品牌吗?
陈盛福:这个是我们考虑过的问题。我们现在旗下有九个酒店的品牌。
主持人:都是高端路线的品牌?
陈盛福:我们的一些品牌,比如说福朋(FourPoints)、雅乐轩(Aloft) 、源宿(Element),他们比我们其他的品牌,比如说威斯汀、艾美(Le Meridien)、瑞吉(St.Regis)以及W的酒店的定位都要稍低,或者更加的经济,所以我们有了这九个不同的品牌定位,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去建立经济酒店的品牌,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碰到三星级的品牌,我们可以尝试。
九大品牌各有定位 但一定会保持本土特点
作为喜达屋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盛福是一名狂热的赛跑选手,曾完成过12场马拉松比赛和多项极限赛跑,自2007加盟喜达屋以来,陈盛福的旅行足迹已遍布全球,造访了40个国家的300家酒店。他还负责圆满地推出了公司的两大新品牌——雅乐轩和源宿酒店,让喜达屋的旗下品牌从7个扩张到9个。
主持人:和周围朋友交流的时候,说到喜来登,大家都很熟悉,可是说到总部喜达屋,知道的人却不多,请问这是集团的宣传策略,还是宣传上的不足之处?
陈盛福:我们的品牌就是我们最关心的,因为我们的品牌把我们的客户连接了起来,我们通常联系我们品牌的方式是通过喜达屋优先客户的会员俱乐部的方式、SPG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在中国我们入住的客户,有40%以上都是喜达屋的SPG会员,所以我们喜达屋已经有了足够的认知度,喜达屋本身是一个公司,他并不是一个品牌,所以我们喜达屋需要关注的是我们的业主,我们的开发商,我们的投资人,甚至是我们的雇主,这是我们喜达屋公司需要关心的,而我们酒店和我们的品牌是我们业务运营和商业策略的一种手段。
主持人:现在喜达屋旗下有9个品牌,喜达屋是如何平衡每一个品牌的发展的次重点的?
陈盛福:我不认为这里需要一个平衡,因为我们去发展我们每一个品牌都是独特的和独立的,它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而我们整个品牌系列的优势就在于针对于不同的市场潜力和机遇,我们都可以找到与他相吻合的特定的品牌。
主持人:听说您是一位长跑健将,怎样的机缘巧合下您爱上这项运动的?长跑运动给您带来怎样的感觉?
陈盛福:我实际上不太嬗长于跑步,我比较热衷于跑步,对我来说,体力上的挑战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它让我学会了自律,也让我知道自己的极限和自己的缺点,实际上在生意上知道自律和知道我们的不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跑步和做生意是完全不同的,跑步是一项自我的运动,做生意需要团队的合作。
主持人:听说您进入酒店行业,也是借助长跑运动破冰,组织了一个“和first一起跑”的活动,邀请业内人士和您一同慢跑5.1英里,结果怎样?
陈盛福:那个不是一个比赛,而是一个活动,也就是我和我很多生意的客户一起来参加这个活动,所以跑步本身比我们达到重点和目标更加重要,因为大家都没有穿西装打领带,我们可以和他们交谈,在生活中了解他们其他的方面。
主持人:当我去纽约伦敦,甚至南非,我发现大多数的五星级酒店,都没有巨大的大堂,而且酒店的大门也非常小。但是在中国,所有的著名酒店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接待大堂和巨大的大门,在你看来为什么会这样?在中国做生意和在北美做生意有什么不同?
陈盛福:这也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的经营价值在于保持全球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也要保持本土市场的特点,尤其在亚洲、在中国,大家更希望看到比较开阔的大厅,我们也希望我们在全球各地的酒店都有变化和不同,因为没有人愿意坐十个小时的飞机,最后得到的是和在家一样的体验。同时也要让客户感觉到在那个地区有他相关的风格和特点,所以如果我们到中国来,我们就要感觉到我们是在中国。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去旅游的原因,我们来到中国和在纽约和在伦敦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