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卡地亚远东地区的掌门人,陆慧全负责管理卡地亚的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以及泰国等极具潜力的市场。他生于香港,在英国接受教育,曾负责卡地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南太平洋、中国台湾、泰国以及日本免税市场的营业工作,拥有丰富的亚洲市场经验,对国际奢侈品市场亦具深入了解。1月13日,卡地亚万象城精品店盛大揭幕之际,陆慧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世博前将在上海连开三店
不久前,贝恩咨询公司发布了《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报告中称,在经济环境如此恶劣的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仍然增长了近12%达到9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5%;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 卡地亚作为全球珠宝、腕表及配饰翘楚,自然嗅觉灵敏地捕捉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早在1992年,卡地亚首家腕表专柜就在上海设立。经历了从2004年到2007年平均每年在中国内地开店3-4间的阶段之后,2008年开始,卡地亚突然发力,在中国的开店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卡地亚分别在沈阳中兴商业大厦、昆明金格百货、北京银泰中心、北京乐天银泰、北京时代名门和乌鲁木齐美美百货连开六店。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残云依旧的形势下,卡地亚的5家门店又接连在南京德基广场、长沙友谊商店、太原华宇国际精品商厦、武汉国际广场、宁波和义大道购物中心盛大开业。 “我们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开店的速度不会受到短期的经济波动影响,而取决于我们的长期计划。”陆慧全透露,深圳万象城精品店是卡地亚今年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新店,广州新店也即将开业。另外,与奥运前夕卡地亚北京三店同时开业相似,今年上海世博会前夕,卡地亚在上海也将有类此举措,希望抢占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先机。 中日消费者喜好有异同
陆慧全有着丰富的国际工作经验,其中就包括日本市场。作为全球奢侈品最大的两个市场,中国和日本历来是各大奢侈品品牌的营销重点。这两个东方大国的消费者对于卡地亚这一类奢侈品的认识又有何异同呢? 根据陆慧全的经验,中日两国消费者在选购卡地亚产品上,主要有两点差异。第一点差异是,日本的消费者更为年轻,可能20多岁的小姑娘就已经拥有了第一块卡地亚腕表,而卡地亚在中国的消费者,3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居多。第二点差异部分由第一点差异引起,就是中国消费者更钟情于那些款式成熟、价格也较高的卡地亚产品。比如,日本消费者非常喜欢的是系列产品,而在中国,高级的钻石手表和带钻的珠宝销售更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年纪更大,因此消费的风格也更成熟,消费能力也要比年轻消费者更强。”
陆慧全认为,日本消费者接受奢侈品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而中国消费者认识、购买奢侈品基本上还是近10年的事情。随着奢侈品文化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奢侈品在中国的消费总量仍将持续快速增长,而消费者之间的互相影响、品牌文化的传播,将让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年轻化,消费行为也将因此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