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消息,上周百思买突然宣布关闭国内9家自有品牌门店令业界哗然。昨日(2月27日)在百思买上海总部,百思买中国区总裁宋大卫(David Sisson)接受了记者在内的少数几家媒体专访,就关闭门店决策过程、目前的员工补偿、顾客服务、库存等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解答。这也是百思买关店之后,其中国区高管首次公开面对媒体。
数月前做出关店决定
记者:百思买22日宣布关闭国内9家门店,在外界看来非常突然。能不能讲讲你们内部的决策过程?
宋大卫:百思买的业务范围很广,各方面的决策都很谨慎,关闭中国9家门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我们希望能够更合理的分配资源和投资,让花下去的钱有有效的回报。之前我们花了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发现百思买在美国的大店模式并不合适中国,所以做出关店的决定。这是百思买在中国投资方向的调整,绝不是退出中国,我们在中国投资的决心不会变。
记者:这个决策是百思买中国区、亚太区还是总部的高层提出的?
宋大卫:是总部的高层包括亚太和中国区一起做出的决策。我们非常谨慎地递交方案,并与全球高层共享信息。
记者:什么时候做出这个决定?
宋大卫:关店并不是突然的决定,在内部有一个长期的论证过程。大约在数月前做出了关闭的决定。
记者:之后百思买还计划在国内重开两家店面,为什么当初不选择保留两家店面,来继续进行探索,而是一下子全部关闭?
宋大卫:我们之前有考虑过保留,但保留一两家店跟保留9家,运营所需要耗费的成本其实是差不多的,所以就先全部关闭,更容易操作一些。
95%员工已签补偿协议
记者:受到此次关店影响的百思买员工有多少?
宋大卫:受影响的员工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总部负责零售业务的300多位员工,二是9家店面中的员工,加起来一共有900多人。
记者:百思买给这些员工补偿是怎么样的?
宋大卫:他们都有三种选择,一是解决劳动合同,拿到N+1+4的补偿(N=工作年限);二是继续留下来工作1个月到3个月,协助完成过渡期的一些工作,这部分人除了拿到继续工作期间的工资、N+1+4的补偿外,还将额外拿到一部分奖金;三是选择在百思买集团旗下的其他品牌和业态去工作,比如五星电器,比如百思买的自有品牌业务部门以及未来的新的业务部门等,他们也是拿到N+1+4的补偿。
所有人都是先签补偿协议,再决定是离开、继续工作还是去其他部门,目前已有95%的员工签署了补偿协议。
记者:目前我们的库存还有多少,打算怎么处理?
宋大卫:库存的具体金额目前还在统计中。我们肯定不会继续卖(不会打折),也不会出售给第三方。稍后会拿出具体的方案来。百思买旗下有五星电器,未来还考虑做线上销售,这些都是可能考虑的方式。
记者:百思买在上海的徐家汇店面是自有物业,这个会不会出售?
宋大卫:我们目前没有任何出售的计划,还会继续经营。但具体怎么用这个物业,目前还在商讨中。也有可能开一家体验中心。
记者:还有客户服务的问题,这两天看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宋大卫:绝大部分的用户提出的问题都是关于延保服务的。只要是还在保修期内,没有使用过的延保时间都可以按比例退款。另外,我们也继续对由第三方公司管理的合同期限内的延保内容负责。
在最初的几天,可能是由于准备的不充分,加上一些顾客受到谣言的影响,才造成拥挤。现在大家去店里看,一定是非常有条不紊的。
跨国公司在中国一定要本地化
记者:前两天另一家跨国连锁万得城新店在上海开业,并宣称可以承接百思买顾客的客服。
宋大卫:我们并没有委托任何第三方来代理我们的客服。我们有4个呼叫服务中心,也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记者:您怎么看待跨国连锁在中国的发展?
宋大卫:跨国公司在华的道路,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都是有挑战的。对于任何一家,都是需要花时间学习如何生存和发展的,记住,一定要本地化本地化本地化。
记者:百思买接下来还计划重开两家店,这方面有没有更多的信息?
宋大卫:我们一定会重新启用百思买这个品牌,但是以什么模式,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来源:网易科技 牛千)
百思买中国区总裁:事先准备得不够充分
入华仅5年突然宣告关闭所有9家自有品牌门店,美国最大电子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这一令人措手不及的举动造成部分消费者恐慌。
2月27日,百思买中国区总裁宋大卫在上海约见记者,其再次强调,百思买肯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不会出售位于徐家汇地区的自有门店。
百思买:反思突然关店
此前的2月22日,百思买国内9家门店全部关闭。2月24日,百思买4家门店重新开张处理善后工作,大量 顾客涌入这些门店要求退款,由于排队顾客很多、等待时间较长等原因,一些顾客与百思买员工爆发冲突。
“考虑到员工的安全问题”,2月25日百思买推迟了4家门店的开业时间,百思买徐汇店于当日下午重新开门,其余3店当日仍作关闭处理。
2月26日4家门店在增加了员工数量之后再次开门。百思买方面称,此举已经提高了处理消费者售后服务及延保事宜的速度;2月26日,在百思买的4家门店内,每小时接待200多名顾客。
恐慌的不仅仅是消费者。
2月24日,由于不满公司突然关闭并解散员工,百思买的100多名员工来到百思买的浦东总部进行抗议。据报道,宋大卫在与员工谈判时称,公司之所以没有提前通知,主要因为涉及的问题太多,而担心股票价格下挫正是其中之一。
宋大卫昨日坦承,由于事先准备得不够充分,因此造成了外界恐慌,公司目前也正在对此反思。
宋大卫表示,百思买将继续提供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合同的延保服务,消费者的货品维修将继续得到保障,同时,百思买也支持顾客的退保行为,只是会相应扣除购买日到退保日期间的月度延保费用。
按计划,百思买的4家门店将会一直开门至3月24日,在此之后,百思买的客服热线还会继续提供服务。
160余员工向苏宁投简历
宋大卫昨日还透露,此次关闭门店涉及的百思买中国员工大约有900多人,其中的95%已经与公司签约, 愿意接受公司的赔偿方案。
关于百思买中国员工的未来,宋大卫说,目前有三种选择:其一是接受公司的赔偿方案后离开;其二是再工作1-3个月,帮助公司渡过这一段过渡期后再离开,这部分员工除可获得正常工资,还可以拿到赔偿工资以及一笔特殊奖金;第三种则是继续在百思买集团的其他品牌工作,比如百思买采购部门及五星电器等,这部分员工可以获得一笔到岗奖金。
早报记者获悉,大部分百思买的基层销售人员都已经接受了公司的补偿方案,并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上周,国内家电连锁巨头苏宁电器一年一度的春季招聘宣告开始,上海苏宁由于今年准备继续全速扩张,因此面向社会开展大规模人才招聘,储备“管理型”和“专业型”人才。
据了解,截至昨日,上海苏宁接收到了160余份前百思买员工的应聘简历,其中绝大多数之前是百思买的资深销售,还有十几名楼层经理及品类主管人员。上海苏宁相关人士介绍,他们很欢迎有家电连锁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士加入苏宁。
此外,也有部分消费者非常关心百思买之前没有销售完的库存商品,期待百思买在关闭全部门店之前会有次“清仓大甩卖”。不过,宋大卫透露,百思买关店之后的库存将不会进行甩卖,也不会出售给第三者。(东方早报/陈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