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宁
“可以微笑吗?”60后的李宁对着85后的摄影师问。
“可以。”摄影师回答。
于是,灿烂的微笑出现在镜头里。
恍然想起二十几年前,一连串动作完美完成后,李宁举起双手时的笑容。
1982年,世界杯体操赛,男子全部七个项目中,李宁获得6枚金牌1枚铜牌,这个空前绝后的神话让他成为人们口中的“体操王子”;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三块金牌,让李宁成为“民族英雄”。他在上个世纪末,被权威的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100年来,获此殊荣的只有25个人,李宁的名字和球王贝利、拳王阿里、飞人乔丹排列在一起。但1988年,他在汉城奥运会的吊环失手掉下来,退役了。那一年,他坐在奥运村外面的草坪上,以为自己再也无法在奥运赛场上举起那些荣耀。
20年后,他终于又回到了这个神圣的战场上,并且在全世界的目光下腾空而起点燃圣火。此时的李宁,已经在火焰中重生,他再也不是那个要在无数目光注视下完成规则才能取得胜利的运动员,而是在商业世界中运筹帷幄突破规则而出奇制胜的商业精英。
“当时,我原本最有可能去做总教练或者选择当官,”他回忆道,“但我一生气,一拍屁股就走了。”李宁转而加盟健力宝,去创办“李宁”牌服装。劝动李宁投身商海的,是他的忘年交李经纬,时任广东健力宝集团总裁。“我106次登上冠军奖台,但是没有一次穿着中国品牌的服装。”
梦想,是李宁不断提起的一个词。
他的梦想是做一个世界级的中国体育品牌。
从赛场辟出一条走向生意场的路,必然要披荆斩棘。开始,他对于做工厂和做品牌的概念都是模糊的。他的合伙人是做工厂的,他们就用200万美金进了一批原材料,但是单一的原材料只能做一两个款式,一卖就是三年。“如果那个时候周转不开的话,公司可能就倒闭了。”第一次订货会,没有人买李宁的产品……他一步步走,一步步摸索,也一步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