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靠卖广告和增值服务实现了微薄盈利,但是,这并非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当然也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淘宝是守着一座金矿却靠卖煤为生。
不知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主动选择,淘宝最终还是将盈利模式寄托在了淘宝商城身上。这是被证明过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收取交易佣金。
但是,淘宝商城能成为“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吗?
后端之困
“淘宝未来的份额必然是下降的,因为几家大的B2C至少速度是蛮快的,以后不可能淘宝一家持有。”记者在跟多位艾瑞咨询分析师聊天时,他们普遍表达了如此观点,“未来淘宝不能单纯做前端的营销平台,只有把整个客服体系包括仓储体系做起来,才能跟京东等垂直类B2C竞争。”
研究亚马逊的财务报表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前四年最主要的支出是营销投入约占30%,第五年形成了品牌,营销投入降到5%,而物流投入超过了30%,因为订单量多了服务跟不上。
目前的淘宝正在面临这样的问题。
众所周知,淘宝与京东、当当等“自营模式”的B2C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只是给卖家提供一个营销平台,并不直接参与销售、仓储、物流,被称为“平台模式”。
平台模式的强势一定在前端,也就是“信息流”,比如商品页面展示、对顾客需求的把握、与顾客的互动、如何做促销,以及巨大的卖家流量。但弱势在后端,比如供应链整合、仓储、物流、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问题,特别是物流问题。而“自营模式”的强势恰恰在后端。虽然,这些环节表面上听起来没什么,但是这些环节的好和坏,就直接导致一个公司是盈利或亏损。在这方面,其它B2C企业已经走在了淘宝前面。
黄若有着25年的传统零售企业管理经验,现任当当网COO,他分析说,以仓储为例,绝大部分B2C公司的仓储费用大概占整个公司整体费用2%到3 %之间,而做得最好的亚马逊,纯利润也不过2%到3%。所以,后端做得好不好决定了一家零售企业是亏损还是盈利。亚马逊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它对后端的掌控能力比较强。而这恰恰是“淘宝很难玩转的”。
马云在2010年年初,曾透露要给淘宝商城一个独立域名。这是关于淘宝商城要继续做大的信号。但是,仅有一个独立域名是远远不够的。对后端的掌控力才是B2C的关键,马云当然深谙其道。
2010年6月,淘宝正式对外宣布其酝酿已久的“大物流”计划,包括物流宝平台、物流合作伙伴体系以及物流服务标准体系等三大块内容。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配送体系、前端平台展示与后端物流管理能力全面进行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