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感谢王会长的发言。第三位嘉宾,从行业协会的角度出发,让我们来聆听一下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 黄文杰的看法。 黄文杰:实际上我们整个协会一直也是非常关注,尤其在近一两年来,因为现实状况是招商困难和经营困难,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实际上我们一直也在研究,整个购物中心,我们自己等于也参与了接近20年,有一些是实际上还是不变的规律,也有更多是在不断的变化,就像我昨天也去参加我们甄总新店开业,我还是深切的感受到人气,超市还是非常能够带动人气,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冲击,咱们开新店开了促销活动就没有人来了,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有些规律还是可以延续下来的,但是更多的是在变化,最早我们从天河城成功之后,很多人说有黄金比例之说,实际上到租金好像越来越少黄金比例了,因为实际上更多存在的是多样性。实际上我们关注到的,现在消费,我们更关注的是怎么让消费者给他们一个来到我们商业地差项目或者购物中心的理由,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关注几个方向: 1、体验。也就是说他们非得要到现场参与了,这个是必须的; 2、环境感受或者说氛围。实际上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在营造他们自身的一些环境特点上,包括有一些连阳光沙滩到搬到购物中心来; 3、社交和交流; 4、专项的服务,他也必须要到现场,比如说做美容不能在家里互联网上做美容吧?还真的必须要有专项的服务。所以我觉得从未来来说,整个购物中心里面,我们要从这四个方向上去发觉一些新的功能和业态,让新的商家不断增加他们在购物中心的比例。 我今天也看到一些研究报告,甚至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这种购物的业态比例甚至会超过70%-80%,我觉得大家可能要关注这些点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大家也非常关注互联网以及所谓的圈子,我觉得从未来来说,我们商业地产项目经营,其实要更多的跟互联网、社区服务去做对接和结合,因为更多的消费决策其实是在家里完成了,没有出门之前就想好了,所以可能我们从未来来说,我们不仅仅是经营自己的购物中心,实体的区域,更多的要考虑如何将我们特有的、具有吸引力的信息,能够通过一些技术,更容易的进入到家庭,把需要吸引过来的这群客群,提早在家庭里面就把他们定格下来,让他们来到我们的购物中心。

黎子枫: 再看另外一个业态,就是一个娱乐文化的业态,就是影院。我们首先观看一下它的渗透率的情况,很多消费者都会进行电影的消费,我们也相信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再看到不同的消费者年龄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越年轻的消费者,其实他们去观看电影的频次会更加多一点。消费者跟谁一起去观看电影?其实很大一部分比例,接近70%的消费者都是跟朋友、同事,以及和同学观看,很多人以为都跟家里人一起去看电视。但是不同的城市又不一样,像深圳,确实是跟家里人、小孩一起去观看电影的,这一消费者的比例比其他的城市都相对要高一点。而在上海就特别一点,可能我们看到他们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的节奏也是比较快的,所以它的消费频率也是在几个城市当中最高的。
在购票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我们看到其实以前我们很多是在线下实体店进行购票,现在已经超过56%的消费者,而且逐渐在增加,已经通过网络或者通过各种APP渠道购买电影票。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更加可以发现,越年轻的消费者,其实使用网络和APP进行购票的是最多的。
如果电影院跟其他的一些什么业态捆绑在一起做得更加好?我们也发现外出就餐,以及超市的消费,连带的消费是更多的。他们更多希望跟餐饮和跟超市的优惠券捆绑在一起进行优惠组合的推出。可是在不同的家庭结构和个人结构当中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已婚的群体可能更喜欢更餐饮、超市捆绑在一起,单身的男性、女性,我们发现除了在餐饮之外,他们更喜欢跟KTV做一些混合的营销进行推出。

klfdfajjdaflkajflkdjflkafldjfldsjflajfldaflafjldafjlsadfalkdsflksd
444444

21212121
111
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