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显著标志是:更多消费者试图在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专卖店里讨价还价。
尽管LV号称只会涨价、绝不打折,但2009年,这个骄傲的“贵族”不得不对原有价格调整了2%- 7%.不是调高,而是调低。跟随其一起调价的还有Ferragam o、G ucci、Dior、Celine、Prada等,众多一线品牌从6月份上新货伊始,均对2009年秋冬产品售价不约而同地进行下调,这是奢侈品大牌在中国内地前所未有的首次集体降价。
汇率波动影响利润收益
记者了解到,LV中国内地29个专卖店今年初集体价格下调2%-7%,降价涉及手表、珠宝、成衣、包以及鞋子,中国香港、澳门则不在降价之列。
在上海恒隆广场LV专柜中,新款N everfall中号包和Speedy30售价从6000元下调至5600元,Speedy35则从6200元降至5800元,基本与香港持平。记者在广州丽柏广场看到,Prada V elaBag系列中,一款包从4550元降到4300元,降价幅度基本在200元- 500元。而包括G ior-gioA rm ani、H erm es、C H A N E L、D U N H ILL、Ferragam o等一线品牌则用打折促销降低门槛,幅度从5-7折不等。
“LV调价从今年初已经开始。”LV中国区公关人士向本报表示,调价原因主要由于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
很多奢侈品公司的成本大部分以欧元计价,但它们有至多80%收入以其它货币计价,一位投资分析人士透露,跨国公司通常使用对冲来使自己免受汇率波动影响,进出口商为避免外币升值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汇市上购买外币,购买数量与其进口商品需要支付的外币等值。当外币升值时,用在汇市投资的盈利对抵购买进口商品的多支付额。
然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汇率波动频率超过结算周期,去年7月,路易威登轩尼诗(LV M H )首席财务官琼-雅克·盖恩伊在汇报该集团半年度业绩时透露:受有史以来最大幅度汇率波动的影响,该集团营业利润仅增长7%.如果按恒定汇率计算,这一数字应该是19%.
上述投资分析人士表示,尽管货币对冲是一种有效手段,客户还是要通过调整定价体系来弥补汇率损失。
冲击全球定价系统
记者调查获悉,一年前,同件商品在欧洲价格比美国低5%,欧美价格要比日本、香港低10%-15%,而香港则要比内地低20%-30%.近期汇率波动却令同种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差扩大。
去年以来,人民币对英镑累计升值幅度高达47.3%,截至2008年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元的升值幅度分别为6 .87%、10.99%和6.17%.2009年1-6月,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比去年同期的7 .0623继续升值3.36%.人民币升值导致内地奢侈品销售价格与欧美、中国香港的销售价格进一步拉大。
G ucci一款粉金色饺子包袋在美国官网上折扣报价约合人民币2300元;而在香港门店内折扣报价约合人民币2500元。而该包袋在上海门店内正在打7折,折后价在3000元左右。另一款施华洛世奇水晶头饰在内地售价4200元,而在美国官方网站上,这款产品折后约合人民币1836元。差价甚至高达56%.
差异化定价在汇率波动下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从而导致了跨区域消费井喷。据国家旅游部门最新统计,去年以来,欧洲一直是经典旅游路线中的热门路线。今年1至5月份,内地赴港游客达725万人次,同比增长7.4%;其中“自由行”旅客达到415万人次,占内地赴港旅客的57.17%,这些自由行游客主要目的都是购物。据悉,巴宝莉英国市场第三季度的销售额锐增了20%,其部分增长的原因正是来自于中国和欧洲的客流。
然而,欧洲、香港地区消费增长越大,受汇率波动企业利润收入亏损越多,为应对上述问题,去年年末,路易威登、迪奥等奢侈品公司将日本市场定价下调了7%至8%;香奈儿、克洛艾和范思哲则将美国市场定价下调了类似幅度,但调查人士发现,路易威登和古驰手袋在中国和日本市场的均价仍比在欧洲市场的高30%至50%,LV在今年初在中国调价相当符合眼下形势。
如何协调渠道利益
分析人士认为,奢侈品价格通常会提前半年设定,在中国改变既定价格方面可能会存在滞后,而那些通过复杂批发渠道和多品牌销售的奢侈品公司在调整定价方面将受到一定限制。通常他们的合作伙伴通过批发买断产品销售,而如果要其在同一个地区维持一致的价格比较困难,解决渠道冲突问题方法,可以通过开发不同的产品系列,或对产品种类进行分拆,以避免整个渠道出现大量产品雷同的现象。
相关新闻
本周五,法国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V uitton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旗舰店将落户深圳万象城,这是继北京、上海、宁波之后,LV在中国开出的第四家旗舰店(直营店)。之前,LV在广州只有1家,深圳2家,而且都是品牌授权的专卖店。“今年开始,深圳放宽了赴港自由行,更多的当地居民可以无障碍地进出香港。但即便如此,LV仍作出这样的决定。”广东一家商场的负责人表示,不难看出,大牌奢侈品牌正在改变对深圳消费市场的态度。
在广州,一线品牌也有最新举动。7月8日,瑞士顶级护肤品牌La Prairie在广州友谊商店开设其在中国的第十二家专柜,这也是该品牌在华南地区的第一家专柜。而差不多同时,香奈儿也将它的专柜摆进了广百中怡店的一楼。
“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零售商来说已是成败关键。”一家意大利珠宝商表示。而据毕马威出炉的《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追上潮流》报告,深圳和广州两城市家庭月收入超过人民币5000元的成年人口分别有304万人和158万人。广州、深圳势将成为中国主要的奢侈品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