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国货之光” 对于美妆品牌来说,产品才是命门所在。各种营销圈完粉之后,新锐品牌要拿出真正的实力,持续输出优质产品。 MixXlaboratory创始人苏颖和团队在创立品牌时,还是走了些弯路。 去年8月,他们选择研发生产面膜。在花费大量的配方成本和投入之后,推出一款修护屏障基底面膜,然而投放到市场并没激起太多水花。 由于研发成本过高,在定价上该面膜并没有价格优势。新锐国货美妆擅长中低端产品,在高端市场中很难突围。 苏颖总结,在用户的认知中,面膜其实一个流通货,不是耐用品,所以认为面膜价格就应该低。 “我们投入了很多,期待它打出一个爆点来,但是这个切入点和市场并不匹配。”她说。 反思之后,MixXlaboratory的产品策略更加聚焦爆款。先小范围生产,经过市场检验之后,再针对性对其中反应好的SKU量产,这样容易打造爆款单品的同时,也避免质押库存。 在产品研发上,Keep beauty的秘密武器则是,让博主去担任当“产品经理”的角色,把控流行色号、合作生产。 张洛郗在开发一款单色眼影时,曾面对过工厂的疑问:“为什么非打这个颜色?”工厂并不把眼影细微的颜色偏差放在心上,但她却觉得:这些网红博主不一定有特别强大的带货能力,但却更懂自己的粉丝和今年的流行色。 以高光盘为例,在研发之初,张洛郗团队调研发现,市面上高光大多是偏日常用,很少有高闪型,但年轻人对这种强存在感的高光并不排斥。 “就是想做存在感特别强、蹦迪用的高光。”张洛郗想针对这些年轻人做一款爆闪型高光,强调差异化、个性。 在经过开发、调整配比、试用、再次调整之后,一款性价比更高、效果更明显的高光问世。 在研发的背后,靠的是品牌的供应链能力。 苏颖告诉锌财经,目前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升级,基本上突破了国外美妆企业在产品配方、供应链等方面建立起的壁垒。此前很多日化工厂只服务国际大牌,现在也渐渐对国内优质品牌开放。 锌财经了解,整个化妆品行业的供应链最上端是原料公司,由原料公司采买核心的原料,再寄到工厂,来进行各种内料生产罐装,最后到品牌的仓库。 一些新锐美妆品牌的价格大都不超过百元,通过选择国内一些优质日化工厂,或者国际知名品牌代工厂,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也能大幅砍掉中间环节的成本。 在供应链越来越不成阻碍后,国货彩妆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且很快有品牌从红海中脱颖而出。 服务过外资美妆企业近二十年的冯琪尧见证了这种改变。他告诉锌财经,国货美妆成长速度之快,让一些海外品牌也有点措手不及,“他们也搞不清楚怎么这么快一个品牌就起来了。” 海外品牌称霸传统渠道,原有的方法论根深蒂固,一时无法做出迅速改变。而这正是新锐国货美妆能破局的优势所在——“最大的差异在速度上,国际的品牌在新品的研发、上市的周期,反馈的速度也远远落后于本土的企业。”冯琪尧告诉锌财经。 国内品牌的优势,在于更了解中国消费者,并且反应速度更快。 在开发周期上,传统国内化妆品牌产品为12个月至18个月,相对来说,新锐国货的上新速度更加敏捷。 完美日记保持每个月5到6款新品上新的频率,MixX laboratory从在社群收集需求、反馈需求、最终打样周期才一个月,最后产品上线需要1个半月左右,整个频率控制在三个月内到四个月上新一次。 上新速度快、用户反馈及时、高性价比、“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加之铺天盖地的种草文,国货美妆一炮而红,营销概念也从“大牌平替”走向了“国货之光”。 |
原标题:不爱洋货爱国货,Z时代的美妆突围战 / 编辑: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