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2009广东连锁商业大会暨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年会”在广州广东大厦举行。会议上,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代表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和本网,正式对外联合发布了“2008年度广东零售服务业十件大事”。 相关专题: 2008年度广东零售服务业十件大事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第一商业网 1、珠三角第三产业增速不降反升 经济增长方式出现转机 2008年,特别是在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显露,珠三角的制造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拖累,出口增幅大幅降低,内需贡献力度相对增强。三大需求在结构调整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转机。 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多个城市,2008年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市工业增长放缓所致。2008年深圳市生产总值7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1:50.1:49.8发展为0.1:48.9:51.0,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全年深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82亿元,增长17.6%。 除深圳外,2008年广州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35.1%和64.6%,第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4和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拉动广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8年广州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0.13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号称"世界工厂"的东莞工业生产步伐放缓迹象更加明显。2008年东莞工业总产值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则增长了23.8%,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6.9个百分点。东莞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继续提高,2008年三大产业比重为0.3:52.8:46.9,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提高了4.1个百分点。 珠三角主要城市2008经济指标比较 2、市场价格过山车、年头年尾两重天、政府出手保平稳 2007年底至2008年1月,全国通胀压力一直居高不下,各类商品零售价格一路上涨。2008年2月份,CPI最高增长达到8.7%。2008年,广东居民CPI指数累计上涨5.6%,涨幅比2007年扩大1.9个百分点,创下了1997年以来近12年的新高。为了遏制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广东省物价局决定对省内重要商品实施临时价格干预,这是《价格法》实施10周年来,首次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广州市物价局印发《关于我市贯彻实施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随着各项调控措施到位,2008年中,中国通货膨胀率从8.7%控制到了5%以内。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金融海啸影响,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对市场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导致全国及广东各市消费增速出现回落: 2008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增幅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2009年1至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0.4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为2007年1月以来新低。 广东省200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72.21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上年提高4.07个百分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1-2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7.39亿元,同比增长14%,比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增幅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州市2009年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75亿元,同比增长2.3%,回落10.2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回落18.8个百分点。 政府及商业职能部门为保经济平稳发展,纷纷出台相应政策: 2008年7月2日,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产业,重点建设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八大载体。 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府公布十项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 2008年12月9日,为应对金融危机给广东省经济实体造成的冲击,省物价局出台了20条价格政策措施,从五大方面"拉动内需,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引导合理投资、消费,确保广东省经济平稳增长。 3、资本市场变幻莫测、粤商股价下滑、资产缩水、IPO止步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导致国际国内经济格局出现急剧变化,零售行业的资本市场纵横捭阖,变幻莫测,竞争十分激烈和残酷。各种数据表明粤商上市企业也受到较明显影响: 海王星辰IPO时最高股价达到17.2美元,但其后股价一直跌落,在4美元上徘徊,据纽交所已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海王星辰净利润仅为人民币3600万元,同店销售(2006年12月31日前开始营业的)增长率仅为0.5%。广百股份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下滑,拖累全年业绩增长。 由于2008年全球股市低迷,上市市盈率和融资规模不容乐观,曾谋划在2008年融资的零售企业纷纷推迟或取消上市计划:1月23日,原计划于1月31日在香港挂牌上市的昌盛中国地产暂停香港IPO计划,成为2008年首个搁置的IPO;4月25日,天虹商场的上市申请遭到否决;5月5日,二度推迟上市并大幅削减集资额54%后,茂业国际终挂牌上市,但首日盘中跌破发行价;5月,在港上市聆讯未能一次过关的ITAT,在其上市保荐人高盛与美林于相继退出保荐上市的背景下,冻结了上市计划。 此外,外商投资热情降温,零售行业融资难度加大。12月16日,深圳农产品公告称,公司正与华润集团就深圳民润相关合作事宜进行洽谈。汇科与农产品就收购深深宝关系破裂并出现争执之后,汇科此前原本已经敲定的继续向民润注资1亿的计划,基本处于搁浅状态。 尽管经济低迷,但零售市场投融资仍充满机会。2008年,广东大参林药房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上市大联盟"计划,截至年底大参林的销售总额首度突破20亿元,门店从300多家壮大到500多家,年销售额首次突破20亿元。 |
原标题: /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