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注册 会员权益

把店从房价五万的社区开到郊区去,盒马要跟永辉学什么?

时间:2019-06-27来源:36氪 作者:张信宇

    创立盒马鲜生前三年,侯毅信奉“舍命狂奔”,“打下山头更重要”,必须把生鲜这个赛道先占下来。


    然而,从去年底开始,“保命狂奔”被提了出来。一字之差,背后原因是盒马在高速扩张过程中,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个别门店被曝出替换生产日期标签,销售过期商品等事件。为此,盒马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中层流动率很高,北京经理换了三个,上海经理换了四个。


    前不久,盒马鲜生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正式停止营业,这是盒马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做关店的小步回调动作。但是,刚刚在上周晋升为盒马独立事业群总裁的侯毅,仍然要在今年10月之前把目前150多家店的规模扩张为200家,店面增长并没有因为战略转为稳妥而停滞。


    同样作出改变的还有侯毅自己,去年医生警告他如果再不注意身体就有脑中风的危险,于是他每天跑步锻炼,“现在很多比我小二十岁的人都不一定跑得过我”。


自2018年以来,整个阿里乃至中国互联网的一大主旋律都是下沉再下沉。在对一二线城市的高档商圈基本完成覆盖之后,盒马鲜生也必须向主要城市郊区、向低线城市城区要增长。


    侯毅把十二年的时间刻度作为自己对盒马这个项目的承诺,前三年已经走完,剩下十年不到的时间他给盒马定的目标是,进入中国所有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极快,这个城市名单现在就已不少于一百个。


    那么在一二线已经有盒马开店的城市,该怎么去进行下一步布局呢?侯毅心里有一把特别的刻度尺:房价。就他的观察,以上海为例,在方圆三公里内房价五万以上的社区做盒马鲜生很容易,订单线上七成、线下三成,消费者喜欢包装食品,盒马就能做起来。


    反之在上海的郊区,永辉就卖得很好,门店数量多,生鲜散装,消费者喜欢那种挑挑拣拣的感觉,成本和售价都能做得比较低,店面火爆非常赚钱。


    “盒马也要开到房价五万以下的地方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侯毅说,整个中国市场,尤其生鲜,从上到下的差异非常巨大,每个地方的消费结构、习惯都不一样,“郊区店包装变散装成本可以降低一半以上,那我也可以散卖的。盒马要回归当地消费需求。”


    关于零售行业的竞争,除了再次盛赞永辉、认为盒马与永辉在生鲜赛道上的能力各有千秋之外,侯毅对其它的无论巨头还是创业项目却不以为意。盒马的全链路流程支撑了日常运营的高毛利,“但假如他们要烧钱,那我们跟着烧就好了,他们能做的我们也能做。”


    中国零售业,经历了从向外企沃尔玛、家乐福学习,到成为各自区域割据的“一方诸侯”,再到现在受互联网冲击下一片迷茫的过程。那么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的“一号工程”,盒马这三年来与传统零售业又是怎么互相学习的?新零售怎么才算成功?有哪些得与失?调整之后有什么新战略?


    6月24日,侯毅在盒马升级为独立事业群以后第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系统性地解读了这个阶段他对盒马模式、新零售以及整个零售行业的认知与反思。以下是侯毅的观点,经36氪编辑整理。


    新零售到底怎样算成功


    新零售是一个概念,用互联网技术改造零售,无论哪一个角度切入都是新零售。但是新零售要成功这件事,不单单是技术,更多是商品的改变,供应链的提升,包括团队能不能接受。


    传统零售现在很多年习惯了,叫它改变也难。我还说,可能我们60后、70后要全面退出零售业才行,很多思路、理念都完全不一样,新零售难在完全的系统性,点状突破不足以改变,这是新零售最大的挑战。


    什么是叫新零售成功?到底怎么行,怎么不行?


    美国前三大企业,沃尔玛市值两万多亿人民币,Costco八千亿,kroger大概一千亿。欧洲,超市在当地生鲜市场份额一般在30-40%。但中国没有一家超市能占生鲜30%的市场,主要都是农贸市场。我们的距离很大。


    谈盒马未来的目标


    所以盒马要做什么?


    第一,我们希望能够进入中国所有一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


    第二,我们希望真正意义上能诞生一个一万亿销售规模的城市。如果以今天盒马的销售增长,10年以后应该可以达到没有问题。


    第三,我们希望盈利能力达到全球最高的7-10%纯利润,中国目前是3%左右,国外是6-7%。


    围绕这样的目标,盒马要怎么做?


    第一,一二三线城市全城覆盖。光靠盒马鲜生这一招“鲜”是不够的,我们要研究社区怎么做,CBD、office怎么做,城乡结合部怎么做,郊区怎么做。所以除了盒马鲜生,我们最近在积极探索盒马菜市,通过盒马菜市我们可以进入社区、郊区。首先我们要研究,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人口密度、不同场景下的最佳模式,为未来十年发展做创新的战略储备。


    第二,吸引消费者的核心是商品。从今天生鲜行业来看,有几个维度可以做:


    基地直采。我们现在已经建了将近500个基地,远远不够,我们希望未来盒马销售的不同季节农产品基本来自基地,供应全国。


    全球标品采购能力。我们的自有品牌今年占比能达到15%,希望未来三年达到50%,希望给消费者提供超高性价比的产品。上海最近有两个例子,在中国零售业高度竞争的情况下,ALDI和Costco还敢到中国来,为什么?无外乎是有巨大的全球商品供应链优势。所以今天中国零售业的竞争,不仅价格要有优势,还要有商品优势。


    盒马开发的独特商品。前段时间的豆浆卖得很火,我们在开发类似这样的产品。最近我们在上海几家门店刚刚上线鲜花,最贵五块钱一支,很多是一块钱一支,基本一束花几十块钱够了。为什么能做这种颠覆性创新?原来买鲜花的价格是包含了服务费,包装一下。但我们把卖花和卖服务分开,你买回去自己DIY,这是我们在office区店做的。


    第三,全国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盒马建设了分拨中心、加工中心、暂养中心。今天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在中国的物流体系已经比较强大了。


    谈零售业的发展


    两三年前,我仅仅是想用实体零售店解决生鲜店的痛点,今天基本实现了。后来的演变路径是用互联网改变生鲜零售企业。


    中国零售业发展,前十年是学老外,学沃尔玛、家乐福。第二个十年互相学习互相copy,每个省有个山头,共同成长,都是好兄弟。电商起来以后他们发现没有领导者,没地方copy了,所以最近五年陷入一片迷茫。


    原来的copy是copy一个点。盒马出来以后,他们看最好学的就是海鲜档,放两只活虾养养,很容易学的,是一个单点事件。再比如盒马做了日日鲜,他们也做什么每日鲜天天鲜一大堆鲜出来。但是所有链条流程没解决,仅仅贴了牌是没怎么样的,盒马做的是全系列的东西。实际上是因为,中国零售业普遍缺少系统性思考的东西。


    另外盒马有强大的研发团队,系统都是自己在做。中国零售业没有自己做系统的,都是IBM、SAP什么的国外拿过来,咨询咨询。所以今天就变成了,大家对盒马期望很大,但是从盒马自己来看,它是个系统性工程。一招一式只能解决局部问题,不能解决整体问题,今天难是难在这个问题上。


原标题:把店从房价五万的社区开到郊区去,盒马要跟永辉学什么? / 编辑:柳梅
◆第一商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摘自: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商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第一商业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20-38248250 传真 020-38248296
Copyright©2025  第一商业网版权所有     www.topbiz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