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家宝贝靠着“实体店”形式,在竞争激烈的婴童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2009年春末,42岁的蒋涛有了第二个女儿,这让她重新以母亲的心态审视丽家宝贝。
“妈妈在店里购物,奶奶陪着孩子在旁边的婴儿游泳馆游泳,或是在游戏场玩翻斗乐,还可以上早教课、拍儿童写真。”泼辣的重庆女人蒋涛,连珠炮式地描绘着她创建的丽家宝贝。
“我性子急,这两年才稍微好一点。”稍微好一点的,不仅是蒋涛的急脾气,还有丽家宝贝的发展状况。从五六年前与红孩子等对手大打价格战的血腥时代,到金融危机时的惶惶不安、盲目关店,直到今年,丽家宝贝才略微从容,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上涨20%。
在蒋涛看来,经过6年多的摸索,丽家宝贝基本上形成了以零售为主、衍生业务为辅的商业模式。事实上,丽家宝贝也是靠着“实体店”这个因看上去太过传统而被许多对手忽略的形式,在潜力巨大的婴童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然而,婴童市场的散、乱、变,超出了许多淘金者的想象。直至目前,大部分公司仍以小作坊、夫妻店的形式生存,能做大的寥寥无几。丽家宝贝的模式,看起来很美,但对其资金链、人才和管理水平,都要求极高。它的未来能如蒋涛所愿吗?
避开价格战
“很多新产品我都会让女儿试用,婴儿床她都睡过好几张。”蒋涛觉得,和6年前相比(大女儿出生),如今的母婴产品更丰富了,而通过小宝贝的体验,可以不断发现哪些东西更实用、更好用。尤其对于丽家宝贝的自有品牌产品,小宝贝的意见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