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危机依然肆虐,但华南苏宁却用狂开门店证明自己的信心。
苏宁华南区总部执行总裁周晓章称,华南苏宁今年预计新开门店超过50家,将门店总数提高至200家。
显然,加速布点将为苏宁在竞争中加分。但周晓章强调,苏宁不是以量取胜,华南苏宁单店质量领先同行26%,今年华南苏宁要从品牌、服务、后台管理、规模等方面全方位领跑。据其介绍,从2005年起,家电连锁行业就普遍出现单店质量下滑的情况,但苏宁有办法防止“规模不经济”。
“不能说一二线城市布点完成了”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现在生意不好做,一般企业都尽量保证现金流、稳妥为上,为什么华南苏宁逆市而动?
周晓章:苏宁在华南市场6年,从3家店发展到150家店,连锁网络覆盖了广州、深圳、佛山、南宁、海口等20多个城市,但还不能说我们在一二线城市的布点就完成了,不是。我们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地方还有空白点,所以今年我们要在广州大区新开25家门店,深圳大区要有18家,南宁大区7家。这里面,旗舰店要达到5至8家,利用旗舰店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苏宁在华南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现在的门店也要调整,我们不会关店,但会在同一商圈置换门店,找更好的物业,把店面条件调整设置得更完善。
南都:新开50家店面里面,有多少计划会设在三、四线地区?毕竟广州苏宁刚刚中标广东家电下乡项目。
周晓章: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在南海大沥、黄岐这些三、四线城市试点,都是在当地的商业中心、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开店。但考虑到市场容量比较低,我们也在找一个平衡点,看做多大能收回成本、甚至盈利。目前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讲,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家电下乡对苏宁来说是把商品、服务、品牌送下乡的机遇,我们会加大渠道下沉力度。当然,除了自建门店外,也会大力开发、拓展各地乡镇的优质销售网点,作为我们的授权销售网点。但一二线城市还是华南苏宁的重点。
保证单店利润,要动脑筋
南都:随着店面数量的不断增加,有没有担心最后会有“规模不经济”的不良反应?怎么保证单店销售和利润,今年可以预见的增长点在哪里?
周晓章:从2005年起,家电连锁行业就普遍出现单店质量下滑的情况。但华南苏宁2007年单店销售同比增长近10%,去年单店销售同比增长了近20%,领先同行26%.今年我们最低目标,是确保单店销售水平,坚决不下滑。
首先是抓好传统家电,比如空调、彩电这些产品的销售,这是我们的根基和立足地,先要做稳。空调方面,苏宁已经连续18年是销量冠军。然后才是增长。现在增长最快的肯定是电脑,特别是笔记本电脑。
电脑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超过100%的增长。今年前两个月,电脑的销售增长超过80%,潜力很大。我们了解的情况是,现在电脑城这样传统的电脑渠道销量有所减少,制造厂商对家电连锁渠道依赖程度在增加。
“和银行谈,和制造商、供应商谈”
南都:从产品种类、卖场定位到促销手法,家电卖场之间同质化严重。与其说顾客对卖场有忠诚度,不如说对永远最低的价格有忠诚度。有什么样的差异化策略与对手区隔?
周晓章:比如我们刚推出的“三零”信贷消费模式,零首付、零利率、零手续费,免除消费者分期所涉及到的银行可能额外收取的费用,这个模式在零售行业都是第一次。
像一台市场均价1700元左右的空调,在苏宁的售价是1199元。用三“零”信贷消费方式分12个月付款,每月只要付99元,就可以把空调领回家。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优惠。
我们去年就开始酝酿这个计划,要和银行谈,要和制造商、供应商谈,准备了两个多月,现在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七家银行全面合作,这就形成了竞争壁垒。比如我发消费券,大家很容易学,但这个你学不了,准备都要几个月,等你复制了,我的活动都搞完了,市场都充分发掘了。
说到低价,苏宁要确保性价比行业第一。“信”是信誉、诚信和服务:“价”上面,苏宁在规模采购、定制产品、资源争取方面也有先天优势。
南都:您刚刚讲的是制造商和渠道商合作的成功案例,但更多时候双方是利益的拉锯和博弈,强势的渠道怎么和强势的制造商达成共识?
周晓章:大家产业分工不同,你是制造商,你要做好你的产品,创新技术,提升质量,这是你的责任;我是渠道商,我把我的渠道建设好。大家都要做专业化的事。
■视点
谁能打入广州核心商圈?
几乎所有大型连锁商都提出了占据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战略,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却很少听到有清晰的描述。这里有两层意思要厘清。其一,究竟核心商圈何在?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但对家电连锁行业来说,经过在北京路、上下九等传统广州商业旺地的摸查和实地经营发现,还是围绕体育中心、天河城一线为最核心;其二,单是店面的数量难以完成对这样制高点的覆盖,必须在经营模式上完成蜕变。
在家电连锁行业中,抢占各地有利地形布局开店仍是传统的竞争方式,“大店博弈”还有更深的价值,即是在核心商圈内形成密集的大店旗舰群,对竞争对手形成“全包围”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