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东莞正大力推进产业的转移与升级,作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制鞋业自然首当其冲。东莞制鞋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在这方面,东莞市银升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祈耀昌通过推广自主品牌“chch(祈祈)”,对鞋企转型作出有力回答。“随着国外和国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不具备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的鞋企将会被市场淘汰,转型升级是迫使鞋企自我进化的过程。”祈耀昌语气坚定地说。
作为东莞制鞋业龙头企业之一,银升鞋业年生产高档女装皮鞋近80万双,产品除供给chch等公司自有品牌的直营店及加盟店外,还远销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日本、美国、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公司获得“广东真皮女鞋十强”企业的殊荣。当前,银升鞋业与金河田、东方家具等73家企业被列为厚街镇首推的重点扶持转型升级试点单位,开始掀开银升新的发展篇章。
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竞争力
祈耀昌表示,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制鞋业近两年面临多重挑战。国际上的反倾销、原材料上涨;国内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出口退税下调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众多鞋企面临新一轮的淘汰,“不转型就要转移”成为业界人士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但银升公司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忧虑,早在几年前,当许多同行醉心于为国外品牌做加工时,祈耀昌已意识到,尽管银升为其它品牌的加工服务也做得比较出色,利润也可观,但毕竟这种经营模式对客户有较大的依赖性,加工生产不是长久的事业,因此开始着力打造自主品牌“祈祈”。祈耀昌表示:“以银升当前的经营规模来说,要多开十条生产线也没问题,但一味做加工,企业的命运就掌握在别人手里;只有具备开发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企业才不会受制于人。因为品牌、品位和企业文化是谁也无法抄袭的,这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当然,品牌的开拓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久前,公司董事会作出转型升级的战略决定,把原来的两家工厂合并成一家,逐步减少企业的加工生产份额,加大在科技创新和品牌推广方面的投入。祈耀昌分析指出,在东莞目前倒闭的鞋企中,不少就是只从事低附加值加工业务的工厂,当劳动力成本上升或订单来源不足时立刻会面临生死考验。众所周知,东莞的鞋厂为美国加工的为数不少,而由于美国受次贷危机影响,经济疲软,消费需求不旺盛,以致订单锐减,专门从事美国订单加工的鞋厂经营就比较困难。
鞋业转型升级人才最关键
祈耀昌说,制鞋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最关键的一个方面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尽管培养员工综合素质需要花费许多财力和精力,培训后还会面临员工流动频繁的问题,但企业要提升竞争力,这个工作非做不可。他说,珠三角经历“民工荒”的阵痛后,老板在雇佣关系中已不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面对这种情况,银升不断加大对工人的职前培训,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同时着重培养他们一种踏实稳定的工作心态。据介绍,不久前,公司还投入18万元,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着力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转变单一加工模式是鞋企做强做大之路
不久前,厚街镇镇委书记黎惠勤作了《在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该文件明确指出电子机电、制鞋、家具将作为厚街的三大支柱产业。银升公司正借东莞产业升级调整的特殊时期,充分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市场的形势不断调整新战略。
祈耀昌透露,从当前的政策导向来看,未来政府有关部门对高新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会采取更多的扶持政策。以制鞋企业为例,未来可能会有不少鞋企把总部留在厚街,而把生产加工这部分业务迁到外地。他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对鞋企出台一些扶持和指导政策,帮助有实力的鞋企顺利转型。比方说,由于政府对内外资企业实施不同的税收及扶持政策,使制造同样一对鞋子,民营企业的成本相对较高。他希望政府能对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如果有相同的政策扶持,我坚信民营企业竞争力不会比外资企业差。”祈耀昌信心十足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