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总裁俞渝昨日来到重庆,与重庆出版集团签约。对如何评价中国书业的竞争格局,俞渝表示并非是网络惹的祸,而是“对手不用心”结果。
传统书店十几年进步最小
“十多年来,超市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像家乐福、沃尔玛,还有家电零售的连锁店,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其服务质量的变化。”而传统书店,俞渝直斥“不上心,十几年进步最小。”
网上购书份额急剧上升,当当网更是超过西单图书大厦、三联书店等零售商,成为图书出版行业最大的连锁零售商。与此同时,传统书店的市场份额开始萎缩,“看书的人没减少,买书的人却少了”,据说不少顾客到传统书店,只是抄抄书名,然后去网上购书。
俞渝不承认是网上书店的兴起加速了传统书店的衰落,表示也有相当多的人是在网上找书目,最后还是要到传统书店看实物后买单。她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到当地的地面店瞧瞧,发现传统书店都不注重研究顾客心理,陈列摆放随意,不讲究购书环境,浪费了口岸。与此形成对照的百货业,则非常注重顾客心理的研究,赏心悦目的化妆品放在一楼……
对顾客心理的琢磨,俞渝认为这是零售业竞争最需要下功夫的。
贝塔斯曼自己打败了自己
贝塔斯曼放弃中国市场,俞渝认为主要是自身的原因,如定位、管理等。
她认为贝塔斯曼90年代进入中国后,采取的是一种“地面战”——目录店的方式。当当网在成立之初也从其模式上学习到一些东西。但俞渝评价说,这种目录的陈列也非常混乱,“这周可能全是孩子的(书),下周可能全是孩子他妈的(书)。”
俞渝分析,对顾客心理琢磨不上心,造成了贝塔斯曼邮寄的书目,没有网上的信息快;提供的图书品种,没有网上的丰富;它的折扣,甚至也没有网上的高。在网络售书兴起之后,贝塔斯曼的“地面战”越来越显得老套。后来,贝塔斯曼把重心放到发展地面书店,更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当当网欲将低价进行到底
网上购书不仅便捷,价格也很便宜。在当当网,销售过的图书有60余万种,大大超过任何一家地面书店。尽管图书种类繁多,但读者可以方便查询,不会被淹没在图书海洋里。而价格,则可以低至2-3折,畅销的新书也不到七折。这几乎压得传统书店喘不过气来。
据了解,传统书店最低折扣打到八八折,这几乎就是低限了,如果再降下去,书店就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了。传统书店的一致看法是,只有当网上书店的折扣趋于理性之后,传统书店的日子才会好过一点。
网上书店的折扣难道真的不理性吗?俞渝的答复是,她已坚持了八年,还要再坚持八十年,而这种低折扣,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像当当网的配送中心,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只有0.35元,这是传统书店无法相比的。”
更重要的是,在市场领跑之后,当当网在书业的话语权开始有了分量。目前当当网已经与中华书局、中信出版社等十几家知名出版社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来渝,又与重庆出版集团在品牌、渠道、营销等方面进行更为广泛的资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