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大批商业项目的开建或投入使用,广州市传统三大商圈之一的农林下路将加速实现广州市“淮海路”的规划目标,依托日渐发达完善的地铁和交通网络,该商圈与天河城、中华广场、北京路将形成贯穿东西的商业大走廊,政府有关部门将加大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日前,由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举办的2007广州商业地产发展论坛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据越秀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农林下路商业街与附近的署前路、龟岗大马路连成一片,扩展成近1平方公里的商贸圈,由社区商圈升级为都市中心商圈,成为广州市老城区名副其实的三大商圈之一。农林下路商圈规划将充分利用地铁一、六号线交汇处的交通优势,以“时尚典雅、名牌荟萃”作为商圈形象,实施“一轴连动、三大中心、六大功能”的功能布局。“一轴连动”是指沿农林下路、署前路、龟岗大街、东山大街由北向南形成一条轴心,以商业与商务结合为发展内主线,形成大商圈。“三大中心”即农林下路商业商务中心、署前路购物休闲中心和龟岗美食旅游服务中心。“六大功能”主要包括商业、商务、休闲、旅游、饮食、娱乐等。区政府将把握奥运、亚运会举办的机遇,把商圈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现广州近代岭南文化特色的窗口。 近期,建和商业广场、万科金色家园、老干部活动中心及铁路文化宫等一批项目相继启动,建成后将为农林下路增加一批高档商业物业,极大改善商圈内的购物环境。其中,商业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建和商业大厦落成后,将是农林下路规模最大的商业物业,其九层商业经营面积将成为商圈内的龙头购物中心。 越秀区经贸局表示,要对商圈业态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其向高端发展,并帮助推介项目与招商,引荐合作伙伴。 据了解,越秀区的《农林下路商业街环境景观改造及城市设计》规划已通过初审,该方案建议增加以商业为主导功能的综合用地,合理分配沿线居住用地。 未来5年,越秀区将投入2.5亿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中农林下路将建设绿化主题广场,开辟地下停车场,商圈内还要增建大型百货商店、星级宾馆、多功能展示中心及表演中心、主题广场、标志物以及地下广场等。 商业地产成为房地产发展亮点 蔡穗声(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 中国房地产业从提供住宅起步,经历了20多年发展之后,今天商业地产成了房地产业发展的亮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广州,南海神庙、十三行等,把中外商贸往来的历史凝聚在石头旋律之中。今天的广州,一年两届的广交会,对于广州的城市建设、酒店宾馆、交通旅游等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最近,中共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要求,把广州市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城市,房地产业在这个构想中又一次承担了先导型、基础型产业的重任。 广州需要“淮海路”
廖伟阳(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副主任): 淮海路是上海最时尚的商贸中心区,以格调高雅、人文荟萃、意境丰富著称于世,餐饮、娱乐休闲设施齐备。徐家汇商圈则以八栋主体商厦汇成,错位经营。现在广州非常需要这两种街的存在。 农林下路商街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首先要考虑商业物业的体量,现在这个商街还是带状的,如果办成广州的淮海路,要从块状去补充,向两边扩展,迅速增加商业物业体量。商业体量最好是成块状的,让人流动向可以迂回,有一个错落有致的空间。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变
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 我们怎样看城市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呢?服务经济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这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也正面临这种转变。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提高城市空间的单位面积产出收益,这也是我们商业地产发展的方向。
携手共建广州农林路商圈
王吉陵(广州市越秀区经济贸易局局长): 今后几年,广州市和越秀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围绕都市级商圈规划,走特色招商的道路,调整商圈业态布局和提升档次,加强项目的推介和招商,积极帮助企业引荐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农林下路商会的作用,共同打造商圈良好的商业氛围。结合广州市中调战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缺陷中有机遇
温 政(广州大学不动产专业客座教授): 农林下路商业缺乏休闲娱乐的份额,这是很大的缺陷。此外,在服务和软件方面还有待提高。一方面,这个圈商还缺乏大的中高档商家;另一方面,有不少商家想进来但是找不到地方落位,这可能是建和的机遇,建和可以把视野和胸怀放开,跟很多商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境内、境外的,包括设计和管理体系、服务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王府井的建议
刘仪伟(广州王府井百货总经理助理): 针对农林下路商圈现在的不足,我代表王府井百货提出几个建议: 第一,改善现有的交通组织网,解决停车难和交通组织问题。 第二,完善配套设施。完善餐饮服务结构,建设特色餐饮,配套建设街心花园。参照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做法,提出大型零售商店停车设施标准。开设中高档位的电影院及健身中心,还有专营医学保健书籍的书店。 第三,商业街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要制订一套商业街品牌进驻管理的标准,成立商业街服务办公室,专门解决各方投诉和大小业主的问题,规划统筹商业街的发展规划。 大型商业项目为商圈注入活力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在商业方面的数量和结构偏小,未来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农林下路商圈中高收入阶层比例较高,有本地中高端消费的支持,商圈在广州的地位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建和商业广场建成之后会跟王府井百货形成非常好的联动,因为只有大型商业项目的加入,整个商圈才会更有活力。项目的目标消费群主要集中在23-45岁人群,以中高档消费为主,这个定位我比较认同。
时不我待
方少华(商业街步行街区规划管理专家): 把农林下路打造成为上海的淮海路,这个规划是否可行?广州零售商品总额比上海要高,这说明广州的消费能力很强,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行的。但发展零售商业,未必非要发展一条高档的零售商业街。越秀跟东山合并之后人口100多万,相当于一个中型的城市,从人口数量来说,有可能支撑。一条上海淮海路就投了几百个亿,而我们现在的投入则相差太远了。我认为,农林下路高档商业街的规划如果能够在5到10年内成事,可以,但错过了这个时机,高档商业街一定会在珠江新城形成,而不在这里。 目前关键问题是要让规划落地。政府的规划中有控制性的规划,有修建性的详细规划,现在就缺一个中间层面——整个街区的操作性规划,这必须由区政府与规划局一起来制订,把所有的地产项目纳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