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效果图管控流程 ![0.jpg]()
万达效果图管控要点 一、需求分析阶段 准备:一个真正有能力的合作方; 明确:用途;环境、气氛和故事;图纸类型、数量以及允许的制作周期。
二、设定构图阶段 准备:建筑效果图及3D模型;区域规划及现状情况;广告构图墨稿;
明确:诉求内容;重点表现内容;后期平面设计构图用法;输出范围。
三、建立模型阶段 准备:建筑方案图和施工图; 明确:输出像素尺寸;近景、中心、重点区域精度要求;配楼和道具形式。
四、赋予材质阶段 准备:设计部提供的材质效果说明、建筑效果图、了解日常物理特性; 明确:重点表达的质感要求。
五、营造环境阶段 准备:具体的场景故事和气氛; 明确:色温、气候、季节、日照、天光、云层。
六、创建灯光阶段 准备:设计部提供的泛光照明方案。 明确:需要灯光补充表现的材质?需要灯光体现的气氛?自发光和间接照明的物体?
七、后期制作阶段 准备:注意故事性和场景感、注意色温、光照和阴影的协调性。 明确:道具、配景、人物、植物、车流。
术语篇 术语-构图 视线方向:指人眼或相机与目视物之间的方向。 透视:可视范围内的视觉空间变化规律。 视角:人眼对物体两端的张角。视角大可看到更宽范围,视角小能更细致反映物体局部特征。 景深:距离不同的景物,呈现出有些地方清楚有些地方模糊的效果。这种效果能够更加突出需要反应的焦点,让画面的主题更加鲜明。 材质:即材料和质感,是物体表面各可视属性的结合,这些属性包括色彩、纹理、光滑度、透明度、反射率、折射率、发光度等。 肌理: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 漫反射:指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 高光反射:指较光滑表面上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 透明:是光穿透物质的现象,透明度指物质透光的程度。 折射:是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一般光线穿过玻璃都会发生折射,从而体现玻璃材质的特性。 焦散:指光线穿过表面不平整的透明无提示,出现漫反射。比较典型的焦散一般是日照时候的水底,或者是玻璃杯在光的照射下在底部形成的光圈或者光点。 自发光:指物体本身具有光源发光特质的现象。 阴影:光照过非透明介质时形成的不透光的部分。 软阴影:在阴影周边制造虚化的效果,使图片更好的反映人视觉的效果。一般绿树成荫的环境需要阴影及软阴影的交替使用,使得场景感更加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