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只是承租了地皮或临街商铺,将其统一开发成市场,再分租给租给商家,海印本身并没有商铺产权
海印集团是海印股份(000861.SZ)的第一控股股东。今年10月27日,母公司海印集团将其下持有的潮楼、流行前线、东川名店以及在建的番禺休闲等11个子公司注入海印股份。此后,海印股份成功从一家化工企业摇身一变,转型为拥有特色商业资源的商业龙头。
本次增发完成后,海印股份的总股本将由目前的16688万股增加到41016万股,其中海印集团持股比例将由25.34%也上升为69.62%。海印集团的创办人--邵建明、邵建佳、邵建聪三兄弟各持有海印集团的50%、20%、30%。
根据11月27日的收盘价计算,董事长邵建明持有的海印股份市值就从资产注入前的1.17亿元上升到8.37亿。在别人都在财富缩水的时候,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租户艰难生存
集团出租率仍然高企
11月25日早上10:30,记者来到海印布料总汇,这是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广州成名的大型消费型布匹市场,是海印集团的“成名作”。
记者发现,商场人流量较为稀少,一排商铺(左右各七八家店),大概只有不到十名消费者。而且这些顾客大都以老年人为主,他们的议价时间都非常长,一单生意就近大半个小时。除了大商铺中人流稍多外,其它小步行门可罗雀,店主三三两两在聊天。四楼卖高级西装的更是惨淡,记者转了一圈,基本没看到顾客。
当问及经营情况时,店主显得比较无奈。“虽说每个顾客都会压价,我们早也习惯了,但今年经济不好客人压价特别厉害,讲价时间也特长。”
“他们每年都会加租,大约在5%-10%左右,在一开始签订合约时已经说好了。”周小姐说,“我们生意不好也得承受,没办法。不接受也得接受,如果你想不做,后面愿意做的人可多着呢,走了就租不回来了。这里根本就不愁租不出去。”
确实,除了海印布料总汇外,记者在另外一家海印电器广场也没有发现明显的空铺。
“我们商场的出租率是100%”,商场管理处负责人这么告诉记者,“没到期租户就主动续约,退租的非常少。场外的租户都在排队等着进场呢!而且许多客户对我们忠诚度很高,其中还包括仙踪林等若干知名品牌。”
记者曾经假扮租户打电话到海印集团旗下几个商场询问租售情况,都被告知没有店铺出租,就连一个小角落的柜台也没有。除了在建的番禺休闲项目外,其它10家商场的出租率几乎都达到100%。正由于大量租客存在,使得现在的租户只能选择继续扛下去,不敢轻言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