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文化品位和设计创意成绊脚石
◆中国品牌
何为奢侈品,独一无二、无法复制是其首要的特质。作为一个了解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我们应该知道,历史上,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制造大国,她精妙绝伦的传统工艺甚至可以达到源于奢华而高于奢华的境界。
著名营销专家、法国鲁昂高等商学院市场学教授布鲁诺在上述文章上就表示,当前中国缺乏奢侈品牌,主要体现在中国企业缺乏运作奢侈品品牌的意识,甚至是方法。奢侈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投入和过程,需要长远的眼光和长时间的经营,而中国的企业往往着眼于短期,向往着快速回报,不愿意投入建立一个品牌所需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这样的浮躁态度使中国企业缺少培育奢侈品品牌的文化涵养。
不仅如此,除了思想与观念这一核心因素外,“中国企业在文化挖掘和设计创意上的弱势也成为目前阻止其迈入奢侈品行列的绊脚石。”布鲁诺认为。
欧阳坤也对记者表达了同样观点。“部分中国品牌虽然也具有文化、历史,但它的瓶颈就在于,仅为中国人认识的文化、历史,而没有上升到世界级品牌,让世界认同、认可。”欧阳坤指出,欧美的奢侈品品牌在做营销推广时,会注重输出文化,营造一种浪漫、尊贵、优雅的生活,在传播中也会刻意使之出现在大雅之堂、上流社会社交场所。而中国品牌的营销重点在销售产品。他认为,中国品牌在建立品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品味,将品味拉高。
◆最新动向部分中国品牌已悄然试水
中国奢侈品市场庞大的消费力是毋庸置疑的,据2010年初法国广播电台报道,中国人在巴黎的购物消费额已达到2万欧元/人次。作为本土品牌,如何在这场奢侈消费盛宴中,夺得应得的一杯羹?
事实上,比照西方奢侈品产生的构成要素,中国同样拥有厚重文化的积淀、精巧的手工艺和稀缺的原材料。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国丝绸在罗马甚至与黄金等价;中世纪的欧洲宫廷,贵族们以拥有中国的陶瓷作为炫耀的资本……中国从来都不缺乏奢侈品。
其实,中国部分本土产品已具备奢侈品牌的部分特质,比如奢侈品强调的原产地和悠久文化历史,中国有世界公认的陶瓷、茶叶、丝绸;比如奢侈品强调的独一无二,中国有云南的白玉、白酒等。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欧阳坤也有同感,中国可以培育本土的奢侈品牌。“像茶叶、丝绸、瓷器、白酒领域,都是中国打造奢侈品牌的有为之地,而在珠宝、皮具、时装领域,中国品牌却不具优势。”
据记者采访发现,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些传统行业的高端企业已经走出去,成为海外市场上的奢侈品———传承于钧瓷世家,“文革”后复建于1985年的苗家钧瓷以艺术性和独创性见长,多次作为国礼馈赠,近几年开始在法国、比利时等地进行展出。
苗家钧瓷海外策展人张翅介绍,成窑率在万分之一的珍品级钧瓷作品在中国精品的海外推广中颇受关注。钧瓷的艺术美是通过传统的窑变工艺进行塑造的,世界没有两件一样的钧瓷也是其精品魅力所在。目前苗家钧瓷的作品主要分为珍品和精品两类,其中珍品级的作品一年最多产出两三件,某些年份甚至1件也没有,因此倍加珍贵,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