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2010年,广东商业迎来了1996年后第二次的商业浪潮,仅广州就有近40个商业项目的集体进驻,TASTE、H&M、ZARA、OVS、Massimo Dutti、迪士尼全球首家专卖区……数十个首次登陆广州甚至首次进入内地的品牌在羊城落户,小型主题百货NOVO等多种创新业态首次进入,广州新增近10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新老商圈展开新一轮正面交锋。在度过新世纪头十年的平稳发展期后,下一个10年,广东商业能否续写传奇?凭借亚运的东风,能否迎来未来腾飞式发展的“黄金十年”?“亚运效应”真的有这么强劲吗?在第一商业网举办的媒体座谈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新面孔蜂拥而至 本土巨头“不甘示弱”
一跨进亚运年,羊城便大量涌进了商业“新面孔”:白云万达广场和5号停机坪,撑起一个以白云新城为中心的城北新商圈;万菱汇、太古汇全力招商,“挤”进竞争白热化的天河商圈。还有大规模进驻的、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品牌:TASTE、H&M、ZARA、英国玛莎百货、Ole’、NOVO、迪士尼全球首家专卖区等。
同而与此时,本土两大百货巨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广百签下了珠江新城太阳新天地、高德置地广场Seasons Mall和成功竞拍北京路复建大厦等项目;广州友谊则签下了西塔(国金店)、环市东世贸大厦等项目。
借亚运之东风,广州商业快步迈入一个“井喷期”,1996年的北商洋店齐齐入穗的开店浪潮似乎再次上演。
新品牌、新元素带来契机 商业发展水平有望提升
亚运年出现在广州的新一轮商业浪潮,那么亚运是否真的能给广州商家带来利好呢?
广州市商道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坚认为,亚运效应首先表现为一种“蝴蝶效应”:作为一个事件性的体育盛会,却催生了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新定位;其次是一种“鲶鱼效应”,随着北商洋店的进入,一下子激活了本地商家斗志;再次也有“破窗效应”在发酵,如原有的商业设施陈旧落后,商家也见惯不怪,但由于亚运促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也令商家商企激发出更新的需求和勇气。
专家们纷纷指出,商业新品牌、新元素在亚运年的大量注入,给广州商业带来了良好契机。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配套的完善,营商环境也大为优化,将促使广州商业的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商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望提升。
亚运潮周期较短 粤商应戒急功近利
专家们认为,尽管就目前而言,亚运效应似乎非常显著,但也要防止高估亚运效应,尤其在评估亚运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时不能过于乐观,亚运潮来得快,退得也快,周期很短,再加上一系列交通管制、限行措施,均会给消费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也有专家对后亚运时代广州商业走向和格局表示担忧。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指出,广州商业虽然借亚运之机明显加快发展,但目前的发展模式,还是深深打上了粤商投机性强、追求短期目标的烙印,如过多的主流商家甘心当“二房东”而不是真正的商人,沉醉于对高铺租的追求中,生意一好就升租,却忽视自主经营,不愿意亲力亲为从流通环节赚钱,从而无法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他认为只有回归商业自身的发展,才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基石。”
过去十年“平稳发展” 未来十年“腾飞发展”
2010亚运年,既承接着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成果,又开启着第二个十年的起点。据统计,2009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891.76亿元,增长达16.3%,自1983年起连续26年稳居全国第一。目前广州商界所呈现出“井喷”现象,预示着未来十年商业地产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广州楚睿商业董事长黄文杰指出,首先是商业物业大批量供应,据初步统计,仅外来商户便为广州新增近百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他认为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住宅地产的“黄金十年”的话,那么未来十年就将是商业地产的“黄金十年”,许多个体的投资行为将由“买房”转向“买铺”。
>>>本网专题报道:新世纪十年广东杰商颁奖典礼
原文章链接:http://ycdtb.dayoo.com/html/2010-09/10/node_99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