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在经历出口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之后,“十一五”时期将开始注重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的拉动力。之所以如此重视消费,是由于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消费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最终需求,投资增长最终必须得到消费需求的支持。 |
|
||||||||||||||||||||||||||||||||||||||||||||||||||||||||||||||||||||||||||||
* 消费需求增长日显趋弱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始终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随着工业化和现 ![]() * 投资拉动经济留下不良后果 过度消费资源以及对于环境的压力大大增加,而国家也相应的出台了节能减排等宏观调控政策,要求行业要具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应的投资需求增长会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这样的情况下,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大环境正在逐步完善当中。 * 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出现疲态 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使我国生产能力出现过剩,进而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在内需不足的压力下,近年来我国净出口逐年增加,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扩大,而在结售汇制下,必须相应地向社会投放人民币,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流动性过剩,使得货币调控的难度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同时出口的增长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摩擦。 |
![]() |
||
回首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总是有种力量在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推动着经济的进步。而毫无疑问,这种力量还将持续高涨。这种力量就是消费升级。中国即将步入历史上的第三个消费高峰,在中国的第三个消费高峰中,将会满足人们对质量、品牌、时尚、食品安全卫生的需求,并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住房和汽车的需求。 |
|
|
* GDP持续增长带动消费升级 我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保持又快又 ![]() * 人口红利因素将带动消费升级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人均年收入也逐步增加,为消费启动提供了经济基础。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在8-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在9-10%。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将逐步增加。实际上,60年代和70年代生人,已经逐步显示出人口红利对消费升级的拉动。同时,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无疑将带来购买能力的提升,使得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成为消费浪潮的生力军。 |
![]() |
||||||||||||||||||||||||||||||||||||||||||||||||||||||||||||||||||||||||||||||||||||||||||||||||
零售行业的增长在于社会消费的繁荣。我国社会消费从04年以来连续3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水平,07年1-10月累计增长达到16.1%,创下近几年新高。在CPI上升不影响居民长期消费支出,通胀长期放大消费增长的情况下,零售业将可随着消费趋势的提升,分享超额利润,行业整体受益。 |
|
|||||||||||||||||||||||||||||||||||||||||||||||||||||||||||||||||||||||||||||||||||||||||||||||
* 零售行业具备利润截流功能 此次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产业上游竞争能力的提高,而是源于生产成本的上升。 ![]() * 零售商将参与分享商品供应商提价带来的超额利润 产业链上,零售商总体竞争能力是日益加强的,零售商向供应商获取通道收入是以销售额为基准的,销售收入的扩大也将增加来自供应商的利润;同时,企业人工费用、租金费用上涨慢于销售收入的增长。 * 零售业正由弱势行业向强势行业转变 这预示今后行业发展的势头不能低估。一方面使零售业在产业链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使行业具备了成本转嫁能力;另一方面行业“类金融模式”使零售企业挤压上游利润,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依靠供应商力量零售企业具有了更多的发展能量。零售业是诞生企业巨人的摇篮。 消费高速增长往往是与CPI持续上升或高位运行相伴而生的,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变动趋势几乎亦步亦趋。CPI如果长期温和攀升也将支撑社会消费增速保持在高位。 |
![]() |
|
与1997年之前的通胀相比,当前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结构性通胀,目前CPI上涨属于温和性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控范围内,对零售行业而言,温和通胀将推动居民消费持续增长,而居民消费持续增长有利于提高商业企业的收入和盈利。按细分行业来看,物价的温和上涨对于百货行业最为有利。对于超市行业来说,影响中性,连锁专业店次之。 |
|
——百货业受益最大 ![]() * 消费结构升级继续 在国内消费升级的影响下,百姓的消费行为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居民满足吃和穿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阶段过渡。体现消费升级的商品如金银珠宝、化妆品、品牌服装需求增长旺盛,而此类商品占到百货商品结构近80%,居民对此类商品需求旺盛直接带动百货门店的销售; * 超市、家电连锁对百货的冲击在减少 随着自身业态转型,百货店与超市经营的商品差异性越来越大,二者商品结构重叠度缩减到25%左右,今后重叠度越来越小,百货与超市相对独立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明显。百货家电产品销售曾经受家电连锁冲击而退出,但是家电销售有重新进入百货商场的趋势,因百货商场家电销售定位高端市场,与百货商场内其他品牌商品一样,能够接近高端消费群体。 * 百货业外资进入的力度大大低于超市业 欧美国家进入中国的零售业态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真正的欧美百货巨头如美国的Sears、加拿大的Huddson&Bay、法国的Lafayette、英国的哈罗斯、Selfridges等都没有正式进入中国。亚洲最有实力的日本百货公司在中国试水,但发展速度缓慢。 ——超市行业影响中性 ![]() * 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超市卖场以日用生活用品为主,而目前我国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已经被取代了,而以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休闲、保健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 * 受外资冲击、面临激烈竞争 超市行业因为面临本土便利店与外资大卖场两头夹击,盈利能力将会下降,行业竞争激烈 ——连锁品牌处于新兴业态 起步发展 专业店多为厂家自建或加盟方式进行拓展,当前品牌厂商还没有达到完全自己搭建销售渠道的实力,对百货店销售渠道仍需倚靠;国外品牌代理商在对国内市场熟悉程度不够,即使像Dior这样的国际一线品牌仍以百货店作为自己先行的销售渠道; |
©2008 第一商业网 www.topbiz36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