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同城,两地零售百货业博弈加剧,佛山商界人士表示——
我们不怕竞争 佛山可以得益

昨日下午,禅城区东方广场前停满车,顾客人来人往。/本报记者孙海庆摄 眼下,广佛同城的脚步越来越快,佛山人去广州的方式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短。面对广州色彩斑斓的购物场所,佛山商业如何实现突围——留住本地客,并尽可能吸引周边的广州客?这成了佛山商家们共同思考的话题。
进入专题报道:佛山商家赴穗交流考察 广佛一体化商机无限
挑战
广州商业触角伸到佛山
在佛山,几乎每位市民都有去广州购物的经历。5年前,童玟初到佛山进入机关工作,第一次逛街就是去的广州北京路和天河城。因为,许多同事都告诉她,节假日去广州消费是很多佛山人的习惯。
事实也正是如此,每逢周末,总能在广州坑口地铁站里发现这样一类人——早晨,他们或乘车或开车从佛山来到坑口,然后兴致勃勃地搭乘地铁;晚上,手拎N个购物袋,一边抱怨人太多、逛得太累,一边却对“战利品”非常欢喜。
仅仅一个天河商圈就够眼花缭乱的了。这里,依次排列着广州购书中心、维多利亚广场、太古汇、中怡时尚MALL、天河城、宏城商业广场、正佳广场、万菱汇、天河娱乐广场、摩登城……不到2公里的天河路商圈,已挤下超过百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
去年,摩登百货、广百股份、天河城百货等3家企业在广州继续“添丁”。今年,包括太古汇、五号停机坪(旧机场改造项目)、万菱汇(正佳广场旁)、罗家商业广场(番禺)、名城商业广场(北京路附近)等在内的一批航母型的大型购物中心将相继开业或建成。加上众人皆知的上下九步行街、北京路等商业街,广州商业网点呈现出越来越密集、齐全的布局。
在广佛同城的背景下,嗅到商机的广州零售业不仅筑巢引凤,还跃跃欲试,将触角伸到了佛山。今年元旦,广州新大新百货在原有的北京路总店、东山广场店、荔湾商厦店和番禺易发店基础上,开张新大新佛山三水店,正式进军珠三角。
应对
做大蛋糕增加本地消费
面对外来百货的“虎视眈眈”,佛山商家究竟准备如何应对?
“当初南海要新建城市广场,我很赞同。许多人以为我那时是在说气话,但事实是,城市广场开了,南海广场的生意更好了。”原南海广场总经理钟德辉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南海广场刚刚开业不久,营业额蒸蒸日上,很多人都担心新开的城市广场会分流客源,而事实上,业态的丰富让桂城聚集了更多的人气和财气。
“广佛同城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是做蛋糕,不是分蛋糕。广州有1200多万的人口,潜在市场巨大,不要害怕100多万禅桂的市民被广州分流出去,我们也有能力吸引广州的客户”。如今,钟德辉已是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商业经营部总经理,他认为,在广佛地区,商业项目的目标客户为30分钟车程以内的消费者,也就是说芳村等靠近佛山的消费者也可能成为佛山零售业的客人。
这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商会会长、兴华商场董事总经理李耀坤的想法不谋而合,“近两年佛山的商场越来越多,体量也越来越大,非但没有抢走原本商家的生意,反而促进了佛山商业的繁荣。”李耀坤认为,商圈最看重客流量、现金流量、品牌流量。在广佛同城的趋势下,将有越来越多广州人在佛山做生意、置业,其人流和现金流将带旺本地商业。
“更重要的是,本地消费是以后市民购物的方向。”李耀坤表示,去外地购物需要花费更多成本、时间,如果本地能满足需求,市民就不会舍近求远。顺联国际策划副总监叶辉宇也说,从2005~2008年的各种数据来看,佛山中心商业与镇街商业并驾齐驱。他观察到,因为涉及售后服务等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费者去香港、深圳消费的次数是有限的。
东方广场总经理张惠芳经常与广州同行交流,她认为佛山商业的经营成本低,可以加强休闲娱乐方面的功能,从而与广州错位经营。
思路
错位竞争、商业“文化复兴”
广佛商业“蛋糕”做大之后,必定会带来更多的客流量。然而,与“大而全”的广州商业同城竞技,没有合适的战略与策略,信心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旦东华里项目改造完成,未来几十年,祖庙路仍将是佛山商业的中心。”李耀坤信心满满地说。他说,祖庙路承载了很多不可替代的元素,尤其是祖庙博物馆散发的文化气息。而在紧张建设的岭南天地项目中,不久将呈现出多个商业住宅项目、特色酒吧、西餐厅,这些都可以与现有商业形态互补,形成有新、有旧、有文化、有底蕴、有休闲的成熟商圈。
“东华里改造、广佛地铁这两项工程将让祖庙商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李耀坤说,“对于广州‘大而全’的形态,顺联国际走‘高档’的路线,兴华将走精品购物的路,我们不怕竞争,广佛同城,佛山可以得益!”
在广佛同城中,保利水城堪称“门户”。钟德辉表示,“借助广佛同城的便利,在亚运会期间,我们希望不仅能有广州人来,还有亚洲的客人来!”
面对佛山大百货的不同定位,分布在各个镇街的百货也摸清门道,纷纷走起“务实”的道路——针对陈村、北滘镇街饮食、娱乐等日常消费业态广受周边居民欢迎,未受金融环境太大影响的特点,顺联广场目前正投入建设定位顺德北区的顺德娱乐饮食城;对于容桂地区消费者荷包鼓、大店少的局面,建起了如天佑城等高档消费场所;对于黄岐广州人多,消费点少的局面,嘉州广场满足很多人的消费需求……
据统计,去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77.75亿元,增幅达到24.4%。这一数据在业内人士看来,显示了外流消费也有了“回流”迹象。
展望
并蒂花开消费者得便宜便利
上周,佛山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组织10家本土企业的高层前往广州,与正佳广场、新大新等企业高层举行“广佛零售业高层对话交流会”。此后,广州连锁经营协会、广州商业总会相关负责人又来到佛山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进一步交流……业界眼中的广佛同城,并不是两地零售业的简单PK,而是在差异化发展中寻求共赢之路。
“佛山的零售业真的要加速发展,不加速,恐怕真的跟不上了。”钟德辉在充满信心之余,也有担忧。以南海为例,自南海广场1993年开业以来,这十几年当地竟没有更多的百货业崛起。他说,这意味着很多潜在的客户流失了。
钟德辉分析,百货业投入大、收益慢,广州天河城当初几乎等了3年才算真正开业,因为那时地铁、周边高端写字楼等配套才渐渐完善,而收回全部投入成本则几乎花了10年,如今才成为“广东最大的收银机”。不过,他认为,相比广州,佛山有地价、租金、人工相对便宜的优势,因此,商业项目的成长空间也更大。
“在广佛同城的环境下,我们将会结合地铁做更多的主动营销。”李耀坤说,佛山商家要在与广州“大而全”的模式中博弈取胜,不能单靠价格,更多的要靠服务理念和营销策略上的“科学性”。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面对强势的广州商业,佛山商业实现突围的挑战性增强了许多。很多外向型出口企业正面临转型,其中部分库存商品正由外销市场转向内销,折扣店很有可能由此成为下一轮零售业发展的重点。而记者也在佛山市场欣喜发现,甚微少见的品牌特卖场、折扣店正悄悄浮出水面。
许多信号传递出来,佛山零售业正以更丰富的品牌、业态,以及积极求变的速度迎接广佛间的商业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