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家:两地分工明确 错位经营规划是关键
交通、电讯、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利好政策出台,加快了广佛同城化的进程,两地零售业如何利用这个契机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各自的消费影响力,这是需要商家们考虑的问题。作为辐射面广达珠三角的正佳广场,一到节假日从珠三角各地尤其是来自于大佛山地区的车辆占了很大的比例,面对当前如此利好的局面,正佳广场总裁陈维民表示,广佛要加强联系,首先商业规划的着重点应放在商业物业的增量规划上,要平衡商业物业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其次,政府规划应考虑企业实际。在计划经济时代,规划者和建设者都是政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划首先要考虑到谁来买单。最后,广佛商家的商品重复率高,如果能够对广佛商家之间品牌的进驻情况进行一个摸底,之后协调发展,相信对于广佛商家的品牌组合将更有利。

正佳广场总裁陈维民
虽然广佛两地一向交往频繁,但大的零售企业互相进驻的情况仍不多见,佛山的黄振龙凉茶倒是在广州开了不少,广州早年也有一些百货商家到佛山开店,但都无疾而终。不过,去年在三水广场成功开出第一家省内广州市外分店的新大新公司,可谓是先人一步抢占佛山先机。对此,新大新公司副总经理谭瑞东也介绍了情况,新大新在进驻三水广场之前,考察过十几个商业网点,在最终选择落户三水之后,三水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用了短短几个月就筹备起了三水广场店。新大新三水店采用了新的vi,服务台和收银台合一,人员也进行了本地化,除了从广州公司派出的4个人之外,其余的员工都在三水本地招聘。今后将对三书店投放更多的资源,将其列为单独的宣传对象。从新大新北京路店到三水广场店只需要45分钟的车程,广佛同城化相信会给新大新带来更多的利好。

新大新公司副总经理谭瑞东
广州百嘉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商业地产总经理杨军艇则快人快语,指出要提升佛山商业,第一不能强调其作为城市中心,第二不能强调佛山的流动人口数量,第三不能强调佛山的购买力,第四不能强调佛山的人口素质,第五不能强调商业品牌。“广州的商业硬件比佛山好,但软件上却不如佛山。”提升佛山商业,要强调其交通便利、停车位充足、机制灵活和专业市场的发达。

广州百嘉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商业地产总经理杨军艇
早前曾尝试进入佛山的摩登百货副总经理罗一星则表示,长期以来,广州和佛山就分别承担了外贸和内需的任务,300年来一直担负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广佛同城化应孕育新的大的商业模式,是对两地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希望能够借此诞生出新的大粤商。

摩登百货副总经理罗一星
学者专家:零售为王广佛大商圈尤为重要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市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现代流通管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海忠表示,广佛同城化的问题,放在全国范围下讨论意义更加重大。两个行政区域讨论一体化,无疑是给两地的商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早在政府正式提出广佛同城化之前,就已经有外资企业在研究两地同城化的市场空间,该企在佛山开出几家分店,下一步的计划便是在广佛的交界处开新店。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市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现代流通管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海忠
“广佛同城化,首先要考虑如何将企业规模做大,这是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竞争的关键。”王海忠指出,没有商业规模就没有规模经济,就无法整合更好的资源与供应商合作,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其次,要有高度的看待商业零售业。商业零售是最早的经济形态,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要创造出商业品牌,从“坐商”发展为“行商”,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拉动市场,注重顾客的购物体验,让体验营销成为最重要的手段。最后,构建和谐商圈成为做大商业的关键。
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副主任廖伟阳对于商圈的重要性也颇为看重。他表示,早在323年前广佛就是同城,“广佛同城化又一春来的太迟了。”物流、人流、现金流和商品流这些商业流量的研究,对于商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是研究的重中之重。零售业事广佛同城化突破瓶颈的一种形式,因应广佛同城化的要求商圈就应重组。“大而全”、“小而精”都不是目前最好的商业形式,要寻求差异化经营,错位经营。

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副主任廖伟阳
中国百货业协会零售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大型百货零售企业贸易联合会理事长梁国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