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肋”值得关注
尽管从目前来看,奥运会期间的酒店预订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是奥运酒店在接待方面存在的软肋也不容忽视。
据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旅游局专家早先的预测,除了各国奥运代表团的运动员、官员,以及届时将要观礼北京奥运的各国政要之外,奥运会期间将有约265万名国内外客人来北京看比赛或旅游,而其中来自国外游客将近50万名。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就目前态势而言,国外“奥运游客”的数量可能会超出预期,达到近100万人。而这些游客来自国家的范围要远远超过平时,特别是一些小语种国家,他们的语言、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差异大,对于奥运接待酒店的服务拓展能力,将是非常大的挑战。
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向萍此前也指出,饭店虽然总量够,但是在星级和位置上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五星级酒店,标准的要求是提供三种语言的服务,其中英语为必备语种,要应对操着数十种不同语言的“奥运游客”,显然还需要准备更多的小语种服务人员,而这对于目前的奥运酒店来说则是名副其实的“软肋”。
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专家认为,只有通过提升酒店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
据安美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酒店的数字化服务,有很强的定制能力和扩展能力。通过数字化服务的终端,酒店不仅能提供不同语言的服务,来满足不同语种客人的需求;还可以根据客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文化背景,营造适合客人的数字化环境;并向客人提供更加丰富和及时的信息资讯、娱乐服务和商务、客房等服务。
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总经理表示,通过数字化服务的手段,可以保证奥运接待的规格、满足差异广泛的国外游客需求。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告诉记者,酒店数字化在中国刚刚起步,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一步到位。除了价格之外,服务、试运营阶段的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目前北京一些高端的酒店正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解决奥运接待的软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