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穿好棉服过冬 百货业真正的寒冬将在2009年到来。 如果全球经济形势继续恶化,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这将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尤其是针对奢侈品消费市场的高端百货将遭受比其他零售业态更为严重的打击。这一点,百货企业需要做好充分地准备,多加件棉衣,准备“过冬”。 面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日趋保守,已经加强内部调整的零售业开始以不同的声音向社会呼吁,希望能落实措施减轻负担。据行业人士介绍,大部分零售企业都希望各级政府出台减税措施。 必须要指出的是,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定要沉着应对,创新经营,待到山花烂漫时。 业绩进一步下滑 毫无疑问,百货业2009年首先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业绩的进一步下滑。据了解,某百货公司已经开始对部分员工的工资延迟发放。员工工资(自愿)延迟一个月发放可获得1%的贴息。此外,大部分零售企业已经冻结了人员招聘计划。目前已有多家百货公司将营业开始时间延迟到早上10点或10点30分,以减少空调和照明的使用,节省电费。 可以预见,如果消费者对经济和未来收入预期都下降的话,他们首先压缩的就是高端消费的这一块。所以,百货企业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销售增长将回落,并带来一定冲击。一些中高端品牌可能会选择性地从业绩不好的门店中撤柜,百货企业要做好相应准备。但是,一些门店质量好、管理优良的百货企业仍能够维持一定的增长幅度。 开店速度不会明显减缓 增速下滑并不会导致百货企业在2009年的扩张步伐明显减缓。有可能的是,企业会压缩开店成本,减少门店经营面积等。而如果经济继续下滑,则企业的扩张速度在2年后将迅速减缓甚至停滞。 在北京,日本永旺落户昌平,新加坡凯德置地集零售、写字楼、公寓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来福士广场在东直门亮相,万达广场在北京的第二处商业综合项目石景山万达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据了解,王府井2009还将新开昆明店等4至5家店…… 在多数零售企业勒紧裤带过冬的时候,资金雄厚的百货企业开始趁机扩大规模。这是因为,一是百货企业连锁困难程度比超市等业态要高,一家企业一年的开店数量本就不多,而且相对谨慎;二是前几年好光景时,按照计划将在2009年开业的门店,在企业有实力支撑的情况下仍然会如期开业。三是近年来大量的商业地产放量,百货企业不会放过真正的好地段。四是优秀的百货企业将趁机开店,占领市场。 但是,百货企业要控制开店的规模,严格控制现金和经营开支,并且果断关闭那些已过培育期但仍旧亏损的店面,以免寒流袭来时遭受更大的损失。 优先扩张本地市场 由于与超市等其他业态相比,百货业的可复制程度较低,异地扩张存在较大风险,如果行业景气指数下滑,新店培育期将会延长,在市场容量允许的情况下,鉴于百货业目前的经营模式与中国目前品牌代理的运营方式,百货企业会优先选择本地扩张。 区域连锁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消费者习惯接近,水土适宜;二是供应商资源(一般为省级代理)变化不大;三是门店间可以实现相互影响,实现低成本宣传;四是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本土化。此外,可以避免竞争对手的精确打击,形成连锁后,还可以对新进入者直接打压或限制。 二三线市场潜力更大 随着一线城市百货业的日趋饱和,国内大型百货企业也加紧向二三线城市扩张。目前,包括王府井、大商、天虹、茂业等百货企业均将目光投向二三线城市。在华外资百货企业也对中国的二三级市场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在经济环境不好的形势下,大的百货集团不应该总把目光仅仅盯在大城市上,而应该更多关注中小城市。首先,中小城市的居民收入本就处于中低水平,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小,同时,这些城市的百货店之间的竞争没那么激烈,而且发展也更有特色、更有潜力、更有余地,这些城市的消费者比大城市更为传统和忠诚,及时进入的品牌可以给消费者先入为主的印象,成为他们心中购物的首选场所。这也是百货业以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适时并购蓄势而发 宏观经济变化为其低成本整合百货市场提供了良机,市场环境的变化将会大浪淘沙。百货业将面临洗牌,这一趋势在2009年乃至以后3到5年内将逐步凸现,行业面临整合良机。 优势的百货企业会通过并购提升实力,百货业的集中度将逐渐提高,并带动行业利润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价格降低,百货企业将会收购合适的商业物业,以使其从日后经济增长中获得增值回报。并购、整合者将在最终的竞争中胜出,未来百货业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然而,对于成长期的百货企业来讲,资本运作将遇到新阻力,销售业绩下滑将影响行业景气度,投资者对百货业的信心可能下降,百货企业在2009年想要上市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折扣百货将成新宠 消费者在缩减购物支出的同时,会将眼光瞄准折扣百货店。这将使折扣店成为经济危机时代下的新宠儿。 事实上,2008年就已经有所体现了,燕莎奥特莱斯、上品折扣等折扣商场近两个月以来的店销售额较2007年同期均有所增长。上品折扣北京五棵松店负责人介绍,从2008年8月份开始,该店增加了30%的新产品,销售量比2007年同期上涨25%,销售额比2007年同期上涨37%。 经济危机时期,制造业进入衰退期,具备了为折扣店量身定做商品、价格的可能性。折扣店正迎来最好的时机。随着制造业的转型,折扣百货店可能成为下一轮零售业发展的重点。 此外,定位于大众的社区与主题百货也会比高端百货更受欢迎。 百货企业应探索超市化 超市的百货化给百货企业带来竞争压力,但百货企业也可以进行超市化探索,吸引更多的客流。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认为,百货企业可以考虑进行业态的微调,进行百货的超市化试验。同时,要更加注重百货店中超市的经营,把超市作为百货店销售的增长点。 日本百货业的经验值得借鉴。过去十多年,日本经济一直低迷,日本的百货商店花大力气改进超市商场的经营,使百货店也成为在功能上与超市一样的“一次性购足”的商店。现在日本百货店中超市的销售额一般要占到整个百货店销售额的20%以上。 运营模式亟需差异化转型 百货企业的运营模式在2009年乃至以后都将面临“大考”,迫切需要真正做到差异化经营,盈利模式更需要转型,包括提高直营能力、买断品牌经营、培养自己强势的买手等各方面。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仍可借鉴。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通货膨胀,百货店则出现了两个极端的格局,一部分是奢侈化,另一部分是社区化。而差异化特性定位不清晰的百货店则一年不如一年。 广百集团董事长荀振英认为,百货企业要想增加盈利能力,必须做到“三要三不要”:第一,要靠品牌和服务营销,不要“杀鸡取卵”打价格战。一定要以顾客为中心,不断研究满足顾客的需求变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品牌战和服务战。第二,要精细化管理,不要“刀耕火种”粗放型经营。严格流程管理,抓好成本管理,向成本要效益。第三,要在内延创新、提高毛利率上下功夫,不要只是“二房东收租”。同时要在开发自有品牌、加大自购营销、拓展网络销售等方面下大功夫。 此外,百货企业同样应该在节能方面有所作为,从水、电、装修、资源再利用等各方面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创造效益。这也是提升自身“内功”的有效方式。 不可否认,2009年对百货业来说,是不乐观的一年,甚至可以说是道“坎”。面对挑战,百货企业该如何面对?惟有不断创新,苦练内功,才能安全“过冬”。至少,做好勒紧腰带过几年苦日子的准备,绝对不是多余。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百货业仍然拥有巨大的机会。据商务部预测,我国消费市场蕴藏无限商机。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仍不到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消费潜力巨大。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手机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宽带市场,也是第二大黄金饰品市场、汽车市场、第三大奢侈品市场、医疗市场。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我们正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据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市场。而且,中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因此,金融危机是严峻的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当行业景气指数下滑时,百货企业更应该重视练习内功,提升经营效率及核心竞争力,注重精细化管理。同时,即使在行业景气不好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一批增长强劲的企业。在一轮新的行业洗牌后,竞争力弱的企业将被淘汰,优势百货企业通过并购整合进一步壮大,由于外资百货在中国市场尚未成太大气候,本土的强势百货品牌必将进步一崛起。
|
原标题: / 编辑: |
推荐 |
“火锅锦鲤”持续寻找中, 下一个火锅 牵手老佛爷百货,深业上城能“更上一层 这个冬天,来北京路相约“感恩2021”! 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 星巴克确认两家无锡门店违规;耐克收购 奈雪的茶六周年售出2个亿;格力回应被 |
热点内容 | 更多 |
2008年百货业态发展回顾与2009年展望 中国十大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排行榜 2008年中国流通业回顾与2009年展望 2008年超市业态发展回顾与2009年展望 2008年中国商业地产十大焦点事件 2008年中国连锁药店百强排行榜 2008年中国直营药店百强排行榜及榜单分 |
招商拓展 | >>发布 |
钜富中心大型商业中心、写字楼面向全球 星光PLUS招商需求 中国首个沉浸式阳明文化旅游综合体盛大 花样年彩生活时代广场 招商 |
培训信息 | 更多 |
金牌店长执行力方案班(Ⅱ阶) 开店拓展师培训班 金牌店长执行力落地班(Ⅰ阶) 连锁运营团队建设与管理实战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