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发展加快,出口总值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8.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47%。其中出口总值15.86亿美元,增长56.54%;进口总值2.85亿美元,增长4.33%。市属企业出口贸易强劲增长。在进出口总值中,市属企业完成进出口总值13.77亿美元,增长47.89%。其中出口总值11.49亿美元,增长60.87%,市属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的61.41%,比上年上升5.88个百分点;进口总值2.3亿美元,增长5.65%。 外资引进大幅增长。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3家,合同外资额7.08亿美元,增长41.59%。全年外商直接投资2.26亿美元,增长82.85%。年末全市实有三资企业619家,建成投产445家。 境内招商引资势头良好。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深入开展“百企入邕”和“央企入邕”活动。全年南宁市与外地签订的投资合同资金达614.87亿元,比上年增加95.12亿元,增长18.3%。实际到位内资336.07亿元,增加79.94亿元,增长31.21%。外地在南宁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有121个,主要投向制造业、房地产开发等行业。 开发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年末三个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5841家,比上年末增加867家;财政收入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93%,比全市高4.19个百分点,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由上年8.18%上升到8.4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2.19亿元,增长38.39%,比全市高10.94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由上年26.07%上升到28.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81亿元,增长28.93%,比全市高5.15个百分点,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4.34%上升到13.82%。 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4506家,其中当年新进企业331家;实现财政收入9.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73亿元,增长34.5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75亿元,增长30.56%。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1131家,其中当年新进企业510家;实现财政收入5.31亿元,比上年增长40.9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87亿元,增长42.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5亿元,增长25.76%。 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204家,其中当年新进入企业26家;实现财政收入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4.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59亿元,增长48.7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1亿元,增长30.38%。 国内旅游保持增长态势,国际旅游略有下降。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558.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3%;国内旅游收入141.21亿元,增长23.63%。接待境外旅游者13.85万人次,下降1.87%。其中,外国游客10.38万人次,增长0.8%;港、澳、台同胞3.47万人次,下降9.16%。国际旅游收入0.41亿美元,下降1.07%。年末全市共拥有星级宾馆82家,比上年减少2家。旅行社7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0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加。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91.17亿元,增收40.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7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52%,比重比上年提高0.6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88亿元,增长3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9.6亿元,增长28.45%。全市地方财政支出165.22亿元,增长39.94%。财政支出中投向公共领域和改善民生的资金增加。其中社会保障支出19.69亿元,增长22.11%;教育支出25.54亿元,增长26.85%;医疗卫生支出10.34亿元,增长51.83%。 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有金融机构16家,营业网点839个。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20.48亿元,比年初增加448.97亿元,增长23.9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37.52亿元,增加251.96亿元,增长36.7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8.65亿元,比年初增加173.56亿元,增长24.2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16.63亿元,比年初增加415.23亿元,增长21.63%;全年银行现金收入3527.46亿元,现金支出3448.26亿元,收支相抵回笼现金79.19亿元。 保险市场不断扩大。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25家,比上年增加5家,其中财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11家。全年保费收入3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7.5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84亿元,增长9.42%;寿险保费收入21.83亿元,增长40.19%。全年各项保险赔款及给付10.31亿元,增长11.4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壮大,科技成果显著。年末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71万人,比上年增长4.71%。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14项,重点成果推广项目12项,自治区和市创新项目420项,年内安排市级科技项目185项,市级科技项目总投资4.87亿元,全年重点技术创新项目43项,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61项。全年获得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1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8项,通过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43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水平20项,国内先进水平19项,区内领先水平1项。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项,合同金额612万元。全年专利申请95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37件;获得授权专利488件,其中发明专利64件。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共拥有研究生培养单位6个,全年招收研究生3638人,比上年增加319人,在校研究生10089人,增加894人,毕业生2671人;普通高等院校28所,全年招生7.59万人,增加0.33万人,在校学生22.91万人,毕业生5.7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3所,全年招生6.89万人,增加0.89万人,在校学生16.28万人,比上年增加1.83万人,毕业生4.11万人;技工学校19所,全年招生1.45万人,减少0.04万人,在校学生3.6万人,增加0.29万人,毕业生0.96万人;普通中学364所,全年招生13.57万人,在校学生39.31万人,下降2.25%。其中普通高中86所,全年招生4.12万人,增加0.15万人,在校学生11.62万人,增长3.94%,毕业生3.22万人;初中278所,全年招生9.44万人,减少0.13万人,在校学生27.69万人,下降4.78%,毕业生9.7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0.22万人。小学1571所,全年招生8.79万人,减少0.62万人,在校学生53.65万人,下降1.94%。全市初中毕业升学率82.5%,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市区初中毕业升学率90%,全市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99.63%。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15.23万人,增长5.86%。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年内成功地举办了第十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大型文艺表演《锦绣壮乡》演出、“友谊欢歌2008·中泰南宁歌会”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各项文艺评奖中,歌曲作品《感恩》荣获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报答祖国》、《感恩》分别荣获第三届广西音乐金钟奖“歌曲作品奖”和“作品荣誉奖”;《信念》荣获歌颂党的“十七大”主题歌词征集大赛一等奖;散文《父亲传》获广西第六届“金嗓子”青年文学奖;小说《青绣球》获《中国作家》第四届“金秋之旅”征文比赛铜奖;民俗表演《绣球龙》获第五届世界华人文化艺术联合会艺术节金奖、香港第五届“金色年华”邀请赛金奖、中国-东盟中老年艺术盛典决赛金奖;电视片《开脸》获第三届女性风采优秀电视作品展播二等奖、《母爱的天空》获第三届女性风采优秀电视作品展播三等奖。2008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全年文艺演出1809场,观众达250.6万人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6个,图书总藏量4325.4千册、件。博物馆5个。文化馆12个。乡镇文化站101个。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4.3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26%。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069.4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8.75万户。 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全市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242个(含个体),其中医院、卫生院201个,门诊部(所)1938个(含个体),妇幼卫生机构9个,医院、卫生院病床位2.11万张,比上年增加0.18万张。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2万人(含个体),其中执业医师1.05万人。卫生保健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区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1个,比上年增加17个,全市有农村卫生室198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全市139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433.35万人,比上年增长34.25%,占农业人口的86.2%。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取得较好成效,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比较稳定的较低水平,全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卫生防疫取得较好成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市区为98.85%,县区农村为97.73%。公民无偿献血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无偿献血者10.3万人次,献血总量3689万毫升,比上年增加648万毫升。年内为2032名生活困难的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为95名城乡贫困危重孕产妇提供免费救助。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力进一步增强。年内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南宁市传递活动、南宁市纪念毛泽东主席冬泳邕江50周年活动、2008年全国龙舟月第十六届“屈原杯”全国龙舟锦标赛暨第五届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等68项体育活动赛事。南宁市运动员在参加国际比赛中共夺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1枚;参加全国性比赛中夺金牌18枚、银牌6枚、铜牌9枚;参加自治区比赛中夺金牌162枚、银牌125枚、铜牌78枚。创世界记录1项,创全国记录2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年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单项比赛和健身活动达857项次,参与人数350万人次,参与活动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52%。在全市中小学校宣传和倡导青少年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95.1%。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年内共安排城市建设项目526项,其中新开工117项,全年城市建设工程完成投资60.45亿元,增长10.75%。城市道路网络及桥梁、城市内河整治、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加快五象新区、中国-东盟商务区、凤岭片路网建设,完善市区道路交通网络,打通金浦路西一里等12条断头路并全部通车,建成6座人行过街天桥并投入使用,完成79条小街小巷改造。年末实有道路长度1117.3公里,增加28.3公里;道路面积 2489万平方米,增加142万平方米。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市辐射能力继续加强。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年末市区拥有公共汽车营运线路133条,运营线路长度2196公里,新增65公里。拥有公交营运车辆2567台,增加192台,全年客运量5.35亿人次,增长10.13%。拥有大小出租汽车4332辆,增加973辆。全市用电量94.17亿千瓦时,增长8.27%,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73亿千瓦时,增长17.12%。年末实有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1615公里,新增371公里,管道燃气用户9.2万户,新增3.11万户,增长51.22%,天然气供气总量1966万立方米,增加1348万立方米,增长2.18倍;液化石油气用户58.95万户,新增9.73万户,增长19.77%,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8.21万吨,增加0.3万吨,增长3.82%。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3.13亿立方米,增长13.06%,水质综合合格率99.98%。 城市绿化建设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建设生态南宁,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形式实施种植,全年投入资金1.7亿元,种植乔木202.84万株,种植朱槿(三角梅)119.29万株;全市义务植树968万株,其中,生态造林建设39.83万株,面积164.9公顷;全年生产鲜花792万盆,其中,市区街道绿地种植鲜花292万盆;完成机场高速路、竹溪大道、白沙大道、会展边坡、琅东汽车站边坡等路段的园林彩化工程,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免费开放人民公园、金花茶公园、石门森林公园、狮山公园、新秀公园等市内五大公园,让广大市民享受园林绿化建设带来的实惠。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6029公顷,绿化覆盖面积697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9平方米。 重点推进污染减排,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全年加大对重点污染行业治理力度,年内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71项。全市47家产能超过1万吨的废纸造纸企业,全部新建了废水生化处理工程设施和COD在线监控装置,率先在全区实现废纸造纸行业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程设施升级换代;全市13家制糖企业新建了末端废水生化治理设施,全市17家制糖企业废水生化治理设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实现了全市造纸、制糖、淀粉、酒精重点行业环保治理设施的升级换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年内,关闭造纸厂落后制浆生产线4条;关闭产能低于1万吨的废纸造纸企业101家;关停水泥立窑厂2家;关停砖厂17家;淘汰淀粉企业20家。集中更换市区污染严重、排放不达标的4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全面推广水煤浆减排技术,完成了市区内12台燃煤锅炉更换成水煤浆锅炉的目标任务。污染减排促进了全市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6.44%,与上年持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7%。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5.91%,比上年提高4.09个百分点;重点工业企业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6.56%,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重点工业企业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率为81.67%,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99.0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建成区烟尘控制区9个,烟尘控制区面积为193.1平方公里;建成区噪音达标区13个,噪音达标区面积为128.6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691.69万人,比上年增加8.18万人,增长1.2%,其中市区人口263.89万人,增加4.12万人,增长1.59%。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82‰,比上年上升0.3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3.37‰,比上年上升0.1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46‰,比上年增加0.19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46元,比上年增加2569元,增长19.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669元,增长35.35%。农民人均纯收入4001元,比上年增加539元,增长15.5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15元,增长17.11%。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377元,比上年增长18.51%。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21平方米。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空调器134.41台,家用电脑90.42台,移动电话214.02部,家用汽车11.35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9.6台,摩托车69.7辆,移动电话109部,家用电脑7.46台。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救助力度加大。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9877个,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4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6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8.42万人,工伤参保人数30.97万人,参加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数13.23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25万人。全市社会福利机构779个,增加54个,床位11311张,增加266张,收养人数8962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27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51万人。
|
原标题: / 编辑: |
推荐 |
“火锅锦鲤”持续寻找中, 下一个火锅 牵手老佛爷百货,深业上城能“更上一层 这个冬天,来北京路相约“感恩2021”! 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 星巴克确认两家无锡门店违规;耐克收购 奈雪的茶六周年售出2个亿;格力回应被 |
热点内容 | 更多 |
08年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年南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年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年昆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年太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年海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年呼和浩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招商拓展 | >>发布 |
钜富中心大型商业中心、写字楼面向全球 星光PLUS招商需求 中国首个沉浸式阳明文化旅游综合体盛大 花样年彩生活时代广场 招商 |
培训信息 | 更多 |
金牌店长执行力方案班(Ⅱ阶) 开店拓展师培训班 金牌店长执行力落地班(Ⅰ阶) 连锁运营团队建设与管理实战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