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注册 会员权益

洋乳品质量难保屡上黑榜 41批次不合格被销毁

时间:2012-10-11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2年1-7月,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为77.70万吨,同比增长23.34%;仅第一季度,进口量已达21.2万吨,同比增长17.2%。而7月一个月进口量激增,达10.89万吨,同比增长46.28%。

  然而近日,受消费者追捧的洋乳品却又登上了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8月份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名单。其中从新加坡进口的两批“优萌配方奶粉”和从新西兰进口的一批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被检出钠、钾超标或蛋白质、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等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的信息显示,2012年1月-7月,我国超过400吨的进口乳制品被检出问题。一些知名的“洋乳品”品牌也“榜上有名”。

  洋乳品曾多次亮相“黑榜”

  据了解,在国家质检总局8月份公布的不合格194个批次产品中,乳制品是不合格“大户”,占了51个批次。

  在今年8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 亨氏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检出维生素B2含量超标、泛酸未达标准,并被予以退货处理。宝宝维生素B2摄入过多,可能引起婴幼儿瘙痒、麻痹、流鼻血、灼热感、刺痛等;而奶粉泛酸未达标,则可导致儿童出现烦躁不安、消化不良、抗体产生明显减少等症状。

  前不久,日本“和光堂”及“森永”两个初生婴儿奶粉被曝其碘含量低于世卫标准要求的三分之一,或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和脑部发育,导致智力受损。香港食物及卫生局责令其进口商停售和回收这两款奶粉。

  进口自澳大利亚的宝莱纯牛奶和宝莱高钙低脂牛奶在欲进国门时被检出其超过保质期;高达22.2048吨的德国产优佳纯牛奶更被检出“外包装破损,渗漏严重,货物腐败变质”。 被大众“寄予厚望”的进口乳制品,在盛名之下,却频繁出现质量问题,难负盛名。

  洋奶粉价高质难保缘何受亲睐

  数据显示,洋品牌奶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5%,高端市场更是高达90%。然而问题奶粉不单出现在我国,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而且一直都存在。但还有不少人偏爱代购、洋品牌,尤其是婴幼儿奶粉,有些家庭甚至到了非进口奶粉不用的地步。

  一些消费者认为,其一,国外的食品出口自身检查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出口地的把关更是相当的严格,无论其是从空中、海上还是陆地上来,都得过关严查,防备甚严。

  其二,虽然国外婴幼儿奶粉与本国相比价格高,而且部分存在质量问题,但还有检验合格的,经过仔细挑选还是有保障的。多批公布的不合格信息也反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监管部门的放心。

  更有消费者表示,要使其像青睐进口奶粉那样重视国内婴幼儿奶粉,不仅是要将奶品的质量提上去,更重要的是要像对待进口奶粉那样严格把关,不让任何超标、低质奶粉进入市场。

  乳业专家也曾提出,“唯有质量才是获得市场份额和消费者信任的手段。”

原标题: / 编辑:
◆第一商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摘自: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商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第一商业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20-38248250 传真 020-38248296
Copyright©2022  第一商业网版权所有     www.topbiz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