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注册 会员权益

贵州茅台“财务门”升级:5年流失利息恐超11亿元

时间:2012-10-17来源:新快报 作者:陆琨倩

        刚陷入质量风波,贵州茅台又因近200亿元的低息存款陷入“财务门”,涉嫌与银行间进行利益输送。记者粗略计算,若以现金流量表为准,在2007-2011年间,茅台在存款利息上已经损失了11.92亿元。

        昨日,新快报记者就此事致电贵州茅台证券部,其工作人员表示,“因10月26日为三季报披露日,在此前的30日均不可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以此回绝了记者的采访。

        存款利息远低于一年定存为何甘愿大笔收入流失?

        据媒体报道,贵州茅台2007年-2011年的银行存款分别为47.20亿元、80.91亿元、97.40亿元、128.84亿元、182.52亿元,到2012年中,这一数据已经达到209.79亿元,占贵州茅台397.11亿元总资产的52.93%,但让人惊讶的是,在此期间,其利息收入仅有0.53亿元、1.02亿元、1.34亿元、1.34亿元和1.66亿元,银行存款资金收益率分别仅为1.12%、1.26%、1.38%、1.04%和0.91%;而在合并报表中,贵州茅台2010年和2011年的利息收入也分别只有1.76亿元和3.52亿元,银行存款资金收益率也分别只有1.37%和1.93%,远不及去年3.25%的1年期定存利率。

        根据央行资料显示,2007年-2011年,1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2.52%、4.14%、2.25%、2.25%和3.25%,若以此计算,利息收入应有1.19亿元、3.35亿元、2.19亿元、2.9亿元和5.93亿元,合共15.56亿元,但实际上,贵州茅台在这期间的利息收入只有4.55亿元,相当于少赚了11.01亿元。

        虽然昨日贵州茅台证券部工作人员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但此前贵州茅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曾表示,茅台的“存款利息收益虽低于1年期定期存款,但高于同期活期存款利息收入。”有业内人士就指出,“任何企业,除非放大把现钞在家里,现金的利息收入都不会低于活期存款利息,而企业最常用、最基本的协定存款利息也远高于活期存款。”

        屡被质疑涉嫌利益输送

        为何不公开披露信息说明?

        存款利息过低牵扯出了一家城商行。今年10月11日,由遵义市商业银行、安顺市商业银行、六盘水市商业银行三家银行合并成立的贵州银行开业。有媒体指出,因茅台此前持有遵义市商业银行15.27%股权,在遵义市商业银行合并进入贵州银行后,按照三家银行各自净资产作为折算股权比例标准,贵州茅台得到贵州银行约7%股权,是该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既为客户、又是股东,涉及金额巨大,此举已经涉嫌利益输送。还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存款利息上涉嫌利益输送问题,在2010年,贵州茅台6000万元债券投资中,5000万元购买了遵义市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占该行次级债总额的1/3,贵州茅台当时表决该议案时,14位董事中有4位反对,其中董事高国华就明确指出,“此项投资和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关联。相对于公司主营业务,此项投资风险大于收益。”董事谭绍利、谭定华认为,次级定期债务有风险。董事吕云怀也表示,次级定期债务风险太大。但该议案仍然通过。

        虽然贵州茅台相关工作人员曾对此表示,“公司有严格的财务纪律,绝对不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但是否涉嫌利益输送,仅仅靠声明“绝不存在”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不存在问题,也完全可以进行适当的信息披露,比如货币资金的构成、存款银行、存款利率等来说明。

        分红不及银行定存

        为何放任收入流失也不回报投资者?

        更让人唏嘘的是,虽然今年茅台价格不断走高,市场热捧,但给予股东们的回报却并不丰厚。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贵州茅台的分红总额为64.6亿元,而这10年公司的净利润合计为207.6亿元,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仅约30%。

        而2011年度的分红方案更因低于银行定存利率被受质疑。尽管在今年4月10日,贵州茅台公布10派39.97元,共计派发41.5亿元的分配方案,刷新A股市场现金分红的最高纪录。但以其年报公布当日208.11元的收盘价计算,其2011年股息收益率仅为1.92%,远低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与CPI的涨幅相比更是望尘莫及,“投资茅台不如银行储蓄”一说让投资者心寒。

        有业内人士曾对此评价,把现金存在银行收益率很低,远不及CPI涨幅,结果只能是贬值。尽管这样,茅台的利润都不愿意分给股东,因此投资者回报率更低。

        此外,还有市场人士表示,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贵州茅台的资金余额已达182.55亿元,考虑到该项数据持续递增之势,且账面货币资金收益率低下,贵州茅台完全有能力实施季度现金分红。而账面过高的冗余现金,也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和公司估值水平。

 

原标题: / 编辑:
◆第一商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摘自: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商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第一商业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20-38248250 传真 020-38248296
Copyright©2021  第一商业网版权所有     www.topbiz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