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广州将拼出一份新的购物地图。(资料图片)
2011年是广州后亚运效应元年,外资、港资、北商等外来资本在广州新增近10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城市综合体、小型主题百货、高端超市、专业卖场、快时尚店各种创新业态蜂拥而至;2011年广州商业还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品牌时代。
另一方面,广州确立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战略后,今年将有更多实际性的政策和规划纲要出台。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流通业商会创立大会上,其会长崔河表示:今年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背景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很多二三线城市规划建设许多区域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副中心,这为广州商家走出珠三角、全国开疆扩土提供了良好契机。2011年广州的商业将是中外品牌同台竞技最激烈的一年,这对广州商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
外资将掀起集体开业元年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多零售商纷纷将目光投向高端消费人群,近几年风靡一时的高端超市或精品超市,2011年有望迎来集中绽放,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就广州而言,去年初百佳旗下高端超市TASTE在中华广场开业,将高端超市带入大众视线;而随着今年四月广州太古汇开业,华润万家旗下的高端超市Olé也将进驻;此外,以航空为主题的广州酒家首家高端副品牌示范店——“天极品”,及北京华联精品超市BHG也确定进驻5号停机坪。楚睿商业咨询CEO黄文杰表示,去年因广州亚运会限工及招商进度等种种原因影响,令众多商业项目无缘如期开业。今年将有太古汇、太阳新天地购物中心、美东百货、西城都荟、珠江新城中央地下商场等众多新商业项目开业,吸引的不仅是高端品牌的进驻,更迎来了广州商业市场外资品牌集体开业元年。“以往广州商业市场只有广百、友谊这些本土商业龙头唱‘独角戏’,今年将有更多外资百货或品牌进驻,大大丰富广州的商业生态。”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高端业态由于受众过于狭窄,更多的是为补充和完善市场的缝隙需求,无法取代大卖场、综超、生活超市等主流业态。
单一业态格局将终结
做精、做专、做透的战略,曾主宰零售业很长的一段时间。但随着消费升级带来市场细分,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单一业态的生存方式正在逐步被摒弃。2011年,多业态、多元化开始越来越多的影响到广州零售企业的拓展。
从广百股份去年底在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广场“GBF 风尚·广百”,到近期独立打造的广百购物中心、广百超市、广百电器;到广州友谊推出主题百货,OUTLETS购物公园”;再到华润万家染指区域购物中心、高端超市、便利店、酒窖、咖啡、健与美零售等10多个零售业态;另外包括沃尔玛、家乐福、TESCO、麦德龙在内的外资巨头都纷纷从大卖场业态向购物中心、便利店、电器专卖店等业态延伸,发展势头将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市场转移。“经过这几年发展,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应该说未来几年华南地区更具有细分业态的市场土壤,从“大而全”逐渐过渡到细分市场是零售业发展趋势。”黄文杰指出,零售集团在明确主业优先发展下,适当地创新和开拓其他领域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出“组合拳”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