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商业地产正处于过剩、洗礼、死亡与蜕变的时代。
当体验取代商品成为实体商业的核心,物理空间作为一切内容的载体已成为商业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
层高作为商业空间内影响体验的重要因素,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半米之差的层高体验,能使一个购物中心换番天地。
“消费者对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 No.1
我们以前逛商场不难发现,早期的百货商场出现时,层高大都处于较为低矮的状态,人们走在里面难免会有压抑感。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
▣ 商业空间正在“长高”
90年代,香港购物中心将注重空间感的理念带入内地市场,购物中心的层高开始变得更高了。
尤其,近几年国内购物中心的餐饮业态因对空间感、通风等方面愈加重视,因而对层高要求愈发严格。
国内餐饮进驻购物中心,常常建议层高预留5米;电影院的层高标准厅9米、巨幕厅13米;主力零售店的一层建筑层高≥5.1米、二层≥4.5米等。
较高的层高都有助于打造品质感,为对层高有较高要求的业态创造进驻机会,也为后续商户更替创造可能性。
对实体商业而言,无论从消费者体验层面还是业态需求层面,商业空间正在“长高”,适当层高的增加有利于商业体运营。
▣ 存量物业面临着层高“硬伤” 商业地产进入高存量时代已成为行业共识,而当前传统百货商场式的层高,已经无法满足体验空间的设计。
对消费者来说,稍高的层高会带来视野宽阔、开放的身心感受,而低矮的空间则容易带来压抑感。
较为低矮的空间内,即使面积足够,细部空间的美感也难以充分释放,业态的适配性也会降低。 存量项目在改造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是,如何突破层高、动线等空间体验的硬伤,构建一个更具有内容力、体验吸引力以及运营效率的消费空间是共识。
购物中心如何用设计增加“感官高度” No.2
商业体“长高”背后,是透过对人的心理关照,解决人在空间里细小而深刻的需要,从而影响消费行为。 ▣ 深圳印力中心 深圳元老级商业深国投广场在历经11年“教科书式”的升级、改造、发展之后,深国投广场正式更名为印力中心,焕发新生。
像许多老牌商业项目一样,印力中心的物业因层高过低、动线设计等内部空间结构问题而受到限制,大大降低了购物体验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力中心将三楼南片区的整体层高由原来的4.5米提升到9.5米,大大提高了商场的空间通透度和色彩明亮度。
改造后的三楼,采用loft风格的空间设计原则,增加了“感官高度”。
图片三楼南片区层高:9.5米 ▣ 墨尔本的 Eastland Shopping Centre 自1967年开业以来,墨尔本的 Eastland Shopping Centre 已经历经五次改造升级。
其中, 为了在视觉上增加楼层高度,不仅采用了部分玻璃穹顶,还在玻璃穹顶下安放了立体装置,阳光照射时会产生明暗效果。 通过设计模糊了人们对高度的概念,增加“感官高度”。
▣ 上海世茂广场 耗资3亿改造成本,大拆大建内外部建筑格局的上海世茂广场,使入口醒目、独特、具有设计感,形成了视觉冲击,改善了原有入口进深过深的不足。
原有物业虽然楼层和层高都比较高,产生离地感,但调改后的外置平台可以抵消影响,同时且外部电梯拉动客流向上流动,大大改善空间体验。
▣ 大悦城骑鹅公社 大悦城骑鹅公社已经被视为主题空间改造的教科书式案例。 其所在空间原本是天津大悦城的一个“不良面积”,那个“不良面积”因为层高有限制、面积有限制,注定不能做成像主动线一样宽阔、敞亮。
托生于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的五层里侧,通过主题街区的场景化打造,让骑鹅公社成为全国首个环境景观化、业态主题化的室内购物街区,是整个购物中心里个性最鲜明、坪效最高的空间。
商业空间层高打造的“关键点” No.3
对于体验式商业空间的设计来说,亲切感和人性化的尺度是绕不开的话题,过高或过低的层高都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1. 层高净高不低于3.6米
在多数项目中,首层层高一般是6米,最常用的二层以上层高就是5—5.5米,净高不低于3.6米。
为什么净高不能低于3.6米?
以下图为例,商业体的中庭尺寸是八米,人站在二层以上的回廊时,我们需要考虑商业昭示性的设计,即人透过栏杆顶部也能看到对面上层的商铺logo(扣除管线吊顶),3.6米就是垂直层高最低的要求。
2. 1:1的匀称之感
稍高的层高有益于消费者的游逛感受,但同时应将走廊宽度放在考量范围之内,过于空旷和过于紧凑一样,都会给人带来压抑。 在多数项目里,购物中心走廊宽度与层高比在1:1时能给人匀称之感,过高则显得环境氛围冷峻,不够舒适;过低则显得环境压抑。
3. 精细化设计
购物中心还可以进行精细化设计,在色彩、结构上创造更高的视觉效果,以达到为楼层“增高”的视觉目的。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Eastland Shopping Centre就是通过玻璃穹顶的光影效果,模糊了人们对高度的概念,从而产生增高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地下层高,则由于地下造价贵,即使是差一米的高度,造价差异也比较大。所以地下层高比地上层高更有讲究。
“最后” No.4
行业内对“更高”的需求,是伴随着商业内容的变化而来的。 当体验取代商品成为实体商业的核心,物理空间作为一切内容的载体势必要做出改变。 对于实体商业运营者来说,无论是传统的盒子式商业还是街区商业,适宜的层高都有助于打造品质感。
为更多餐饮、体验、娱乐业态等对层高有较高要求的商户创造更多进驻机会,为商场招商提供硬件保障,为消费者舒适的消费体验提供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