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良好的人流动线3大衡量指标
可见性:一个商铺的可见性强弱决定商铺的所在区域的租赁价值,商铺被看见的概率越大,消费者经过的频率也越高,价值也越大。
可达性:可达性和可见性两者相辅相成,可见性是可达性的基础,减少消费者疲劳感,经过最少道路转换的路径可达性最高。
位置感:降低消费者在动线上的迷失感,动线设计位置感不强,商铺也减少了被逛的机会,设计之中应提高动线设计的秩序性,提高顾客的位置感。
![1.jpg]()
设计良好的动线6大技巧
![2.jpg]()
● 技巧一:曲直结合
01 | 使消费者对整体格局有所把握,不至于迷失方向。
02 | 走道不能过于平直、单调,一望到底,尽收眼内,而缺乏了逛的乐趣。
03 | 曲与直的变化可以改变动线的心理长度,过长的街区适当的增加曲度,可以产生避免街区过长的心理感觉。
案例:百联又一城
![3.jpg]()
● 技巧二:角度的处理
01 | 方向的改变要有个过渡,顾客不喜欢被强迫。应平缓地、无意地改变消费者的行进路线,而不是强制性。
02 | 平面动线之内,圆角优于钝角、钝角优于直角、锐角不要出现。
03 | 平缓的角度有利于渲染一种惬意的购物氛围。
案例:日本六本木新城、深圳嘉信贸购物中心
![4.jpg]()
▲平缓的角度——日本筑波水城
![5.jpg]()
▲日本筑波水城的弧度设计
● 技巧三:宽窄的变化
01 | 根据商业体的体量、业态、市场定位、人流量等因素来确定通道的宽度。
02 | 一个是主、次通道的不同宽度设置。
03 | 一些区段,适当的改变宽窄,进行流线型的过渡,或者在变宽的部分结合一些景观小品、导示设施或休息设施,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6.jpg]()
![7.jpg]()
![8.jpg]()
● 技巧四:长度的适宜
01 | 一个是平面动线的总长度,要使消费者走尽量少的路,而经过所有的店铺。
02 | —另一个是单条动线的长度,丌宜直线性过长。直线过长时,采用一定的弧度。
![9.jpg]()
● 技巧五:店铺临面
01 | 店铺不要藏起来,临街才有钱可赚。
02 | 店铺临面和动线长度要结合考虑。从长度的角度考虑,在经过所有店铺的前提下,总长度愈短愈好。但是如果动线设计适当增加一点长度之外,可以使一部分店铺的临面增加,则效果更好。
![10.jpg]()
● 技巧六:中庭核心化
01 | 核心化:受限于地块的形状,购物中心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布置手法不同。
02 | 核心最好只有一个,顾客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大面积的商业中心,单个中庭的设置不利于人流的引导,中庭多不怕,怕得是太一样。
典型案例动线分析
● 上海大悦城动线考察分析
![11.jpg]()
本案地铁存在两个接驳连通口,分别是这个地铁站的1号口及5号口:
1号地铁口与建筑物的接驳较为合理,能直通商场室内,便捷连接室内交通动线,基本实现地铁人流动线与室内交通动线无缝连接。
5号地铁口与建筑物的接驳规划存在两大问题:突兀的地铁出口遮挡了人行道路人的视线,影响行人进入建筑物的意欲;建筑物的出入口过小;不能实现与室内交通动线实现无缝对接;
平面分析:
从建筑物的平面及对出的主干道来看,可把建筑物分为“西北侧”及“东南侧”两部分。上海大悦城的人流动线布局初步分析如下:
东南侧的交通工具数量明显多于西北侧,削弱了西北侧的人流;
东南侧的交通工具便捷程度明显强于西北侧,增强了东南侧商铺的可达性。
![12.jpg]()
另外,在垂直动线的规划上,设置有室内直梯、外围直梯、快捷扶梯、室内扶梯、货梯等。总的来说,在上海大悦城的动线组织中,亮点不少,败笔也不少。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有助于我们在实际规划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具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13.jpg]()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简称“IFS”)动线分析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于2014年1月开业,是成都最高端、最国际化的购物中心,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艺术于一身的一站式消费目的地。
![14.jpg]()
![15.jpg]()
内部水平动线:
IFS1楼共有5个出入口, 3楼有3个出入口。负1层有1个地铁出入口;负2层1个地铁出入口,并设有专门的落客区,乘客可直接乘车至此。
![16.jpg]()
采用“回”字型动线,围绕中间商铺形成单一动线,简单清晰,形成人流回路,可有效避免商业死角。
![17.jpg]()
内部垂直动线:
内部设有6个中庭,每层至少5部扶梯、3部观光电梯,保障楼层间的通达性;并设有跨层电梯,连接-2F至1F、1F至3F、3F至5F,让客户能快速到达目的地。
![1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