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如果用商业“惊喜”你的消费者?做好这4点,你家店铺客流也能过万。 ![]()
2018年线下实体店或将崛起 ★消费升级促使消费者回归线下 啥是消费升级?最流行的答案是:消费者正在买越来越贵的东西。当然,也包括更优质的服务以及体验式的消费需求。 消费数据也在印证这一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披露,1-9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而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线下消费持续回暖。 只比较价格的网购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性服务体验以及场景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消费者回归线下成为一种必然。 ![]()
★实体商业找准了自我定位,逆袭电商 前2年,电商的迅猛崛起打得实体商业措手不及,无力招架,但经过几年的调整以及升级,很多实体店重新定位自己,并通过创新业态活得越来越好。 有业内人士指出,购物中心调整最典型的一点就是业态配比,很多购物广场休闲娱乐与餐饮的占比甚至超过了50%的比例,这也是新开购物广场之所以人气爆棚的重要原因之一。 ![]()
★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 除了积极调整定位、业态外,实体商业也开始积极拥抱电商,比如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模式为很多实体店引来了大量客流。 ![]()
做好这4点,你的店铺也能客流过万 实体商业复苏是必然的,如何在2018年抓住这波机遇,实现快速增长? K11:差异化路线脱颖而出 实体店之所以门庭冷落,很重要的原因是同质化问题太严重,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那么,有没有一种模式,能让店铺有极高的辨识度、难以被模仿,使客流不请自到呢? ![]()
★主打“当代艺术”主题,举办艺术展览等体验式项目,增加消费客群 K11将核心目标客群锁定为25岁到38岁之间的“三有”(有经济能力、有文化、有追求)人士。 定期举行艺术展览、艺术工作坊、艺术家沙龙。让大众消闲或购物的同时,可欣赏到不同的本地艺术作品及表演,培养市民对艺术的欣赏。 消费者可以在商场的3000㎡的艺术空间欣赏当代艺术展;在负二楼学习烘焙,上素描或陶艺课,看乐队演出;在三楼体验生态农场,吸引客流进入高层区域。 ![]()
★举行爆炸性艺术展览,吸引人气同时卖衍生品。 最出名的当属2014年的莫奈展,展出了40幅莫奈真迹以及12幅雷诺阿等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观展人数总计达40万,单日最高达6000人次。 为了看到莫奈真迹,甚至有人专从外地飞到上海。到了周末和节假日,展馆还要限流。展览期间,K11营业额增长了20%。 ![]()
购买了价值2000万港币的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艺术品,布置在各个楼层的空间中,延长客群在商场内的停留时间;在客流不易达到的地方设置艺术展览点,不动声色的引导着客流动线。 并且,K11的艺术品并非罩在玻璃柜里,而是将艺术品变为亲近实用的物品,供顾客休息或把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