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逛逛,买买买,吃吃吃! 这个五一小长假,终于激活了按捺已久的消费欲望。在各大消费券和大促活动的助攻下,广东消费市场来了个可喜的“逆袭”。 消费券带动消费5.1亿元 拉动消费11倍 来自支付宝数据显示,全国29个省份消费金额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完成了同比增长,内蒙、新疆、青海同比增长超过60%。 微信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微信支付线下消费总额较3月环比增长30%,目前已恢复并超过去年12月的消费水平。环比3月份同期,五一期间休闲娱乐行业增幅521.60%,餐饮行业增幅216.25%,零售行业增幅48.44%,出行行业增幅64.48%。 目前,湖南、浙江、广东、武汉等50余省、市、区已通过微信平台发放超百亿电子消费券。从5月1日至3日,假期3天,微信电子消费券带动消费9亿元,其中40岁以上人群消费券核销金额占51%。 以广东省为例,5月1日至5月3日,广东省发券地区共带动消费5.1亿元,拉动消费11倍;深圳宝安区、福田区、光明区、龙岗区、龙华区、罗湖区、南山区、坪山区消费券共带动当地消费2.6亿元;武汉消费券三天带动5800万元,拉动消费超12倍。 商圈人流量恢复至去年同期六七成 据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强表示,“五一”期间,正佳广场、天河城等广州市主要的商业综合体人流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六七成。 其中,天河城在5月1日当天接待顾客14.8万人次,比4月的周末日均客流量增长六成。天环广场节假日期间日均人流量为10万人次,比3月周末平均人流提升七成。市内万达广场客流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2%。 小长假期间,广州市民热衷于购买家电、化妆品、家居用品、食品等商品。广州国美整体销售958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9%。广百百货、友谊商店在五一节假日期间实现销售近2亿元,环比增长1倍,与去年基本持平。市内万达广场销售额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1%,环比销售增长179%。 前4天广州餐饮总营业额超10亿元 五一期间,各地消费市场明显回温,餐饮方面,不少市民纷纷走出居家模式,堂食人气有更大的恢复。 据微信联合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1日-3日晚上9点至次日2点,全国微信支付餐饮线下支付金额环比增长447%,武汉人民夜宵支付金额环比增长270%,其中乌鲁木齐增幅最大,对比3月环比增长16倍。 其中,五一小长假前4天,广州餐饮总营业额超10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近六成水平,与4月份日均营业额相比提升超三成。重点品牌餐企中,广州酒家、陶陶居、麦当劳、肯德基、真功夫、必胜客等营业额均稳步提升,部分重点品牌餐企日均营业额恢复至去年同期七成以上。 “五一”期间,广州餐饮商家外卖营业恢复率达98%,线上营业额超3亿元。传统粤菜、烧烤、西餐、奶茶等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外卖餐饮种类。 广东省旅游总收入103.6亿元 5月5日,文旅部发布数据显示,5月1日-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其中,广东省累计接待游客186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3.6亿元。 五一期间,广东全省426家A级旅游景区开放309家,占A级景区总量的72.5%。据广东省文化旅游厅统计,“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86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3.6亿元。 根据百度迁徙规模指数,深圳、成都和广州包揽了“五一”前四天全国热门出发城市和目的地城市前三,既是出游人数最多的地方,同时也是外地游客最多的旅游目的地。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全省游客人数前五位分别为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惠州西湖旅游景区、肇庆市星湖旅游景区、东莞松山湖风景区、深圳华侨城之欢乐海岸;纳入监测的百家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15.7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重点区域累计接待游客104.3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3.5万人次。 广州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永亮透露,“五一”假日广州全市共接待市民游客527.5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3.3亿元,好于节前市场预期。 第一商业网综合整理 |
|
原标题: /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