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广州11区陆续发布了上半年的成绩单。 各区的经济发展如何?11区孰强孰弱?各类数据的背后,还透露了什么? 透过这些数据,广州PLUS发现了两大秘密...... 广州最有潜力的区域是...... GDP可以说是区域实力最好的证明。 今年上半年,稳坐广州GDP头把交椅的依旧是天河。 天河区上半年经济总量为2268.81亿元,同比增长9.4%,夺得了11区中的“双料冠军”。 而紧紧跟在天河老大身后的,则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黄埔。 今年上半年黄埔区生产总值1848亿元,增长7.9%,总量占全市的15.7%。 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财政八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均夺得了全市第一! 上半年,黄埔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1.2亿元,增速为20.9%,这背后离不开重点项目的落地: 该区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进度的127%,148个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5.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5.5%。 18个项目开工建设,乐金OLED、LG化学偏光片、瑞松机器人等项目实现试产,百济神州、GE中试平台、粤芯半导体和雪松总部等在建项目顺利推进。 自2015年以来,黄埔每年的GDP总量都紧紧跟在天河身后,没有一年落下过。 换句话说,黄埔已经连续四年夺得广州GDP总量的第二名,经济地位仅次天河。
另一个颇有亮点的区域,是南沙。 今年上半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与天河区并列全市第一! 这并不是南沙第一次登顶了。 从2014年至2018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前四年GDP增长速度更是稳坐广州第一,直到去年才有所回落。 而这几年间,南沙的注册企业也由8400户增加到90535户,增长10多倍,累计引进146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虽然目前南沙GDP总量排名仍然属于比较靠后,但是发展速度却是其它几区追不上的,妥妥的一匹黑马。 如果说广州未来五年看黄埔,那未来十年必然是看南沙。 广州正在逐步摆脱房地产依赖? 除了区域潜力之外,还有一个数据引起了广州PLUS的注意。 2019年上半年,虽然广州整体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了26.1%,但却有四个区域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情况。 白云区、越秀区、天河区、荔湾区,房地产开发增长速度分别为-22.8%、-7.5%、-27.3%和-20%。 为什么?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近几年来广州一直在调整投资结构,试图摆脱以房地产作为经济拉动主力的投资结构。 从数据上来看,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也逐步在减缓,2018年的投资额几乎与去年持平。 数据来源:国信房地产信息网,华经产业研究院 调整也在逐步见效。 以天河为例,虽然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了27.3%,但固定投资额增速维持在2.6%,比一季度还提高了1.1个百分点。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天河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依赖度是有所降低的。 还记得前几天中央再次定调楼市吗?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房住不炒”,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不止广州,实际上,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与1-5月数据相比,同样有所回落。 划重点,“房住不炒”! |
|
原标题:2019上半年广州11区GDP背后的秘密 / 编辑:婉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