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 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蓝皮书指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广州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现代都市农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农村人居环境将实现新的跃升,居民消费升级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珠三角九个城市,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国家整体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截至2018年末,粤港澳大湾区总人口超过7000万人。 不过,大湾区城市产业集聚度高、人口集聚度高,特别是香港和澳门,土地资源紧缺,几乎没有农业发展空间。 为此,广州正在大力推进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深入港澳、珠三角地区调研,认真谋划建设推进路径;强化规划引领,产品标准互认、便利通关、产品溯源和流通信息、质量安全监管、三产融合等体系,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制,规划打造以广州为中心枢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内地的“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体系。 2018年,广州安排1.308亿元资金开展3.2万亩农田、鱼塘基本建设。新增省级“菜篮子”基地14家,总数达26家,居全省前列。全市建成14个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2个省重点生猪养殖场,14个省重点家禽养殖场,21个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2个。 据统计,全市配备553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专职安全员,覆盖所有涉农镇(街)。建设市、区、镇、村(企业、合作社)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全市共建成检测中心、站、点219个。2018年全市抽检各类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超过99%,农业部例行监测和省级监督抽查广州市产地农产品合格率达100%。 蓝皮书指出,通过建设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不仅提升粤港澳食用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水平,增强市民获得感,助力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同时倒逼广州以及珠三角提升市场食用农产品供给质量标准和品质水平,从源头大幅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生态环境水平,拉动广州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此外,广州通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为大湾区提供高品质的生态和生活空间,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增城区被评为2018年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并推荐上报评选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从化区宝趣玫瑰世界、香蜜山生态果庄分别获评“广东十佳最美农田”“广东十佳最美果田”;增城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文/吴婕秋) |
|
原标题: /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