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2017年是新消费的开年之战,资本只是简单试探,消费者们也是刚刚唤醒了消费升级的味觉,经历了2017洗礼之后,2018年的新消费可谓是蓄势待发,各方力量角逐,传统玩家们都在酝酿入场,新的未知变量正在生根发芽,龙猫君也来斗胆猜想一下2018年的新的大变局。 猜想10:新消费中早期投资减少,现金流中后期项目迎来收割期 通过去年一年的拉锯和试探,新的一年资本在消费和零售领域的项目的早期试探已经结束,投向早期品牌的项目和没有数据的项目将会越来越少,未来一年资本的投资可能将会向几类项目聚集: 一类是已经在2017年验证了销售数据的品牌类公司。比如某些消费升级新品类的头部新创业者在2018年会拿到更多的钱,因为已经验证自己的数据,从而需要更多钱走进线下,另外一方面新的消费品牌也需要像当年的传统消费品牌一样寻找到自己的投放主阵地,钱也需要开始花在品牌投放上了,所以与此伴随的可能是新媒体投放价格会进一步上涨。 另外一类是传统产业现金流项目会受到资本的追逐。尤其是随着最近大波实体消费制造业IPO过会会催生一波人民币基金从新去锁定中后期的消费品项目。 这些传统现金流消费品项目一种会是区域性的品类龙头企业。比如武汉、成都、长沙的本土区域现金流好的烘焙、茶饮连锁、四川的餐饮、食品、调味品这些品类的项目由于现金流状况充足,在进入资本后规范财务快速进入到IPO冲刺期。 还有一种可能不是区域龙头,而是原品牌的消费升级。比如传统企业创始人基于原有资源二次创业,快速依靠原有渠道上量,这种消费品创业模式会越来越受到青睐。或者是基于现有资源进行的新零售探索和孵化,又或者是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的资源盘活会受到资本的喜爱。 而单一的品牌创业者在新媒体流量红利几乎吃透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快速爆发成为网红头部品牌带来大量的流量,则生存的难度将会上升。去年已经成为头部的品牌今年可能要开始尝试进行某些品类的扩张尝试,否则很容易到达销售的天花板。 最后一类是去年网红品牌的再收割。比如像鲍师傅、喜茶会进一步受到资本的追捧。去年在网红潮过去之后没有被大浪退去的品牌今年会进一步被资本收割。至于娃娃机、潮汕牛肉火锅,作为生意很不错,但资本可能不会再追捧。 猜想9:线下投资的生意热潮兴起,存量结构化门店迎来变现良机 2018年将是线下投资大年。在上个世代存量的门店价值在这个商业的世代又会重新被放大,很多具有门店但是却没有互联网基因的传统门店将会迎来信息化改造的机会或者选择卖给线上势能更强的品牌企业。 其中一类可能会完成自我革新,无论是在门店装修和品牌升级上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求,这中间就会催生资本投资的新机会。另外一个方面,线下门店的并购潮将会来临。 除此之外,新消费领域的消费服务业可能迎来结构性变化机会,由于购物中心患上内容和流量饥渴症,所以用户现场体验的消费服务业,比如健身、SPA、美容等过去O2O没能被改造的行业将会迎着消费升级再次卷土重来,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连锁服务的新机会。 而内容和新零售的结合将会迎来验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年,内容是否能助力零售,喊了好几年之后终于要迎接收入模式的终极验证。而这些都是消费服务业和线下连锁门店的新机会。 猜想8:第一波新零售之战迎来大对决,无人货架进入整合期 2018年将是巨头入场的关键一年,从过去扶持代理人的战争变成直接冲到线下去,巨头们已经开始血拼新零售。 餐饮+超级市场的模式的盒马鲜生将会迎来大扩张以对决永辉的超级物种,去年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永辉到底应该怎么玩,这都是大家所期待的。 所以在2018年生鲜店将迎来开店狂潮,17年基本跑通模型的新零售企业可能将会尝试向着多业态格局进展。 而无人货架这个在争议中成长的商业模型会迎来并购整合浪潮,大家以前都认为无人货架会多家并存,核心是认为市场可以存在多家企业的空间,但今天互联网的竞争格局之下,尤其是这样的很不赚钱商业模式之下,依然拼的资本合运营效率,所以不出意外,18年第二季度之前就会有融不到钱的无人货架退场了,而第一梯队可能会更加明显。 猜想7:三四线小城消费复兴,出现逆大城市现象 过去以北上广深为中心的消费模式将会转变为多中心消费业态,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市场会被进一步打开和重视。之前有人喊出屌丝经济奔溃的口号,但实际小城的平价消费依然是大消费主力军,逆势而上的拼多多验证了三四线城市消费力的旺盛,所谓地消费降级只不过是消费趋势向三四线城市蔓延。 经历了互联网技术洗礼的小城青年们,要在吃喝玩乐上向北上广深全面靠齐,一些大品牌将会进一步发力向小城市扩展进军。大牌折扣模式将会在小城再一次复兴。 而二线城市的地头蛇品牌将抓住机会向北上广进军,以在这个最重要的结构化改变机会中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 猜想6:具有深厚产业根基的创业者和新零售人才受追捧 红利与流量驱动型的消费互联网创业浪潮进入下半场,以实体产业复兴为核心的新零售、新消费创业正当其实,所谓的快速爆发性行业机会几乎关闭,开始进入到脚踏实地赚慢钱,比谁活的久的时代来了。 不要嫌弃你的领域,只要是重度垂直,深度植根于产业,一开始就有现金流的项目开始迎来春天,在零售、消费、制造业耕耘10多年的顶级人才要重新受到追捧,尤其是过去严重被低估的零售领域人才将会迎来新的职业机会,投身到新零售创业或者加入创业公司都会获得很好的机会,这其中拥有产业资源,理解和懂供应链的人才,善于做产业链整合的人才会受到大资本的青睐。 从这来看,原有传统零售产业的优秀人才迎来一次价值认知二次变现的机会,新零售这三年一过,再想等待机构性变化的机会,基本不会再有这样的改变命运机会,因为那时又会进入到实体零售创业的下半场了。 这个阶段的核心思考是快速的找钱,找人,获得更多有利资源,人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资产。 未来专业主义将会越来越盛行,在一个细分领域干成高精尖,远比你会很多东西更重要,工匠主义和专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这个国度得到认可。 |
原标题:新消费2018年十大猜想:现金流消费项目迎收割狂潮 / 编辑: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