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注册 会员权益

“咖啡+”业态成趋势:品牌如何争取红利?

时间:2018-01-02来源:insite盈石中国 新电商研习社 餐 作者: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减少,线上运营的成本在不断增加,线下经济成为新的关注点。品牌纷纷向实体下沉,咖啡馆与不同业态的结合也逐渐兴起。

  但同时,国内咖啡市场发展的阶段性倒挂,新客群的画像特殊性,以及新技术的迭代和冲击......在这片广袤的、消费习惯复杂的土地上,咖啡也代表一种文化和情怀,受到各种业态的青睐。“跨界”咖啡领域,似乎成为不少企业发展路径。

 

  咖啡+护肤美妆

  近年来,美妆品牌十分热衷于通过快闪咖啡店的展现形式去卖产品。

 

  今年4月Chanel曾在上海静安寺附近开了家名为Coco Café的限时咖啡店,主打商品不是饮品,而是唇膏、指甲油等美妆用品。消费者在产品体验结束后,消费者可以换取到一杯咖啡。无独有偶,继Chanel的快闪咖啡店亮相后,美妆大牌Bobbi Brown也把美妆快闪咖啡店开在了上海。

  不同于以咖啡销售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企业,Chanel、Bobbi Brown这类牌子更看重喝咖啡带来的生活方式感。开设有咖啡元素的快闪店,更多是为了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传达一种企业文化,促使用户主动产生从线下到线上的循环分享动机。

 

  而美国的护肤品牌Kiehl's则是正策划一家跨界的咖啡店,门店计划选址在台北,与Chanel的玩票不同的是,Kiehl’s咖啡店的消费者在享受咖啡、甜点的同时收获护肤咨询,此外,Kiehl's在中国大陆的首家咖啡店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咖啡+酒店

  作为中国拥有酒店品牌数最多、专注体验消费创新的铂涛集团,从2014年开始陆续布局非酒店类体验消费领域。2014年10月,铂涛集团推出首个连锁咖啡品牌——MORA COFFEE(穆拉咖啡)。与普遍咖啡馆不同,MORA的运营模式是“插件式咖啡店”,瞄准了商业楼宇、酒店、学校、医院等大堂闲置空间,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品质生活体验。

  除此以外,铂涛集团也打破传统酒店经营模式,抓住消费场景体验,创立了全国首家以咖啡馆文化与酒店完美结合的中端精品酒店品牌喆·啡酒店。铂涛集团,基于酒店自身的产品,打出与众不同的酒店文化。在消费升级的当下,让顾客通过消费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体验感。

 

  咖啡+网吧

  网咖的诞生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产物,网咖,即网络咖啡厅,在国外通常被称为Netcafe,Internet Café,在欧美国家早已流行多年的网咖,最初的功能是为商务人士提供一个舒适又快速的上网环境。究其原因,年轻是网吧永恒的主题,而这部分人对咖啡口味以及就座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相比于传统网吧每小时三四块钱的价位,网咖则是近10元每小时,差不多翻了一番,尽管如此,网咖凭借着经营模式新颖,环境良好,气氛舒适等优势仍然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

  网咖不仅营造了轻松活力的上网氛围,还在位置布局上做足功夫。除了大厅,还有装修幽谧浪漫的情侣包厢,可以外观美景的卡座区,以及有榻榻米的日式包厢,小资情调不输星巴克。

 

  另外,网咖还配备了专门的饮料糕点区,饮品都是现场调制的,糕点有专门的供货商。闻着淡雅的咖啡香,耳边伴随着流畅时尚的音乐,要不是有醒目的网咖字样,感觉更像是在星巴克的吧台前。

 

  咖啡+书店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及,实体书店开始受到网上书城和电子书来势汹汹的冲击。“书店+咖啡馆”的搭配模式,将咖啡馆开进书店。

  大家所熟知的诚品生活、言几又、钟书阁、方所、西西弗、单向空间等热门书店,Ta们都把“咖啡+”的概念越做越丰富,成为基于社交功能性体验的第三空间。“咖啡+书店”模式延长了顾客在书店停留的时间,把买书变成了一种体验性消费。

 

  咖啡+连锁快餐

  随着咖啡市场日益火爆,近年来,不少国际连锁快餐品牌先后进入咖啡市场。2009年,麦当劳将“麦咖啡”这一咖啡业务品牌引入中国内地市场,借助与麦当劳门店紧密结合的优势,成为麦当劳在中国的业绩新增长点。

 

  而肯德基则在2015年决定要大张旗鼓涉足咖啡领域,将其现磨咖啡价格定在10元起。这样的价格刚刚好错开了现磨咖啡市场主要竞争对手麦当劳以及星巴克。

  另一方面,在卖咖啡这件事情上,必胜客有着自己的打算,在香港开启一家全新咖啡馆式的概念店 Pizza Hut Super Delco。整体走的是轻松、休闲的精致路线。对必胜客来说,卖咖啡可能不会是最重要的部分,但通过卖咖啡的形式来转变品牌形象,或许会是不错的路子。

 

  快餐连锁店引入咖啡之后可以延长餐厅有效经营时间,通过提供丰富的产品扩大营收。

 

  咖啡+无人零售

  资本不断加码,创业者跃跃欲试。最近,关于无人零售店的话题铺天盖地,在一夜之间仿佛成了一个“爆炸性”风口。

 

  在今年7月8日至12日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阿里推出无人零售淘咖啡。而市面上“咖啡+无人零售”模式领域的初创企业包括咖啡零点吧、极咖时光、莱杯咖啡、咖啡码头、友咖、e乐饮等受到资本的关注。

  自助咖啡机满足了咖啡消费者在碎片化场景中的需求。从目前来看,未来的“咖啡+无人零售”将是以以自助式智能现磨咖啡售卖设备为载体,搭建一个以咖啡文化为入口的社交生活圈。无人零售能否顺利分走蛋糕,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总结-

  全球咖啡消费市场上,从增速上看,中国咖啡消费年增长率在15%左右,远高于全球市场2%增长率。

 

  很显然,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依然没有成型,“咖啡+” 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作为舶来品,咖啡也很早就被赋予了浪漫主义色彩,非常适合与定位高端目标客户的奢侈品牌嫁接在一起。

 

  再者,从消费习惯上看,咖啡店的社交属性让消费者往往习惯端上一杯咖啡就坐上半天,而消费者在咖啡店待的时间越长,商家可以营销的机会就越多。

 

  零售业态纷纷看中“咖啡+”,毫无疑问是在根据顾客的社交需求做出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顾客也因此多了一个去实体店购买商品的理由。

原标题:天生跨界王,“咖啡+”业态成趋势! / 编辑:烙华
◆第一商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摘自: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商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第一商业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20-38248250 传真 020-38248296
Copyright©2025  第一商业网版权所有     www.topbiz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