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报讯 记者 张艺 报道 昨日,商务部发布“2010商务形势系列述评”时指出,2010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商品市场波动较大,商务部市场监测和运行调控能力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猪肉、食糖、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调控,增强了调控的策略化、柔性化。同时,为推动解决“价格涨在最后一公里”问题,12月29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北京举行农超对接现场会,推广农超对接这一新型流通方式。
运用收储和投放调节价格
据了解,今年来根据市场情况,商务部将收储与投放相组合。针对今年初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情况,商务部先后5批实施冻猪肉收储;下半年为满足节日市场需求,则分两次组织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6.24万吨,新疆肉孜节期间还及时组织投放中央储备活羊500吨。
商务部称,猪肉收储避免了猪价过度下跌影响生产,稳定了农民增收;肉类投放既考虑了消费者承受能力,抑制了价格过快上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份,生猪批发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回落0.4%,今年的最高价格比上年最高价低4.4%。
同时,今年商务部还组织储备食糖和厂丝的投放。今年先后分5批加工中央储备原糖171万吨,分8批投放中央储备糖162万吨。目前国内食糖价格已由每吨7500元降至6800元左右。分5批向企业投放储备厂丝1912.6吨。
此外,商务部还适时采用外贸手段稳定国内市场价格,2010年组织进口了一批原糖,以弥补国内供给缺口。
在维护蔬菜等农副产品市场稳定方面,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蔬菜流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小品种农产品市场调控建议》,与农业部门共同召开今冬明春蔬菜产销工作会议,组织主产区和主销区大型流通企业开展产销对接,签订蔬菜购销合同212万吨,金额达48.6亿元。
应急保供解决需求问题
2010年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商务部加强组织协调,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应急供应。如年初低温雨雪灾害期间,商务部指导河北、山西、北京等地加强产销衔接,保障蔬菜供应。针对海南出现泡椒“卖难”问题,商务部及时组织北方经销商对接收购,积极协调落实过海运费补贴等措施,组织销售泡椒9万余吨。
为推动解决“价格涨在最后一公里”问题,12月29日,商务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北京举行农超对接现场会,推广农超对接这一新型流通方式。
据悉,商务部从昨天开始至2011年1月20日举办“2010年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各省份的百姓可通过网络登记或与当地商务部门取得联系,将自己的农副产品“搬”到网上来卖,所有这些服务均是免费的。对接会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地方商务部门的作用,收集夏季产量较大、有跨省销售需求的大宗农副产品信息,通过网络帮助购销双方互通信息、促成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