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第一商业网记者 吴婕秋12月13日广州报道)如何将广州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是当前广州经济建设的热门话题。12月13日,一场由广州市经贸委主办、广州商业总会承办的主题为“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之的战略与路径”商贸高峰论坛在东方宾馆举行。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为论坛发来贺信、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荣灿、广东省经信委党组副书记戚真理巡视员、广州市副市长甘新分别致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和新加坡、香港以及本省的专家学者到会演讲和开展对话。

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赵小穗致辞
商贸发展政策环境和载体建设日趋完善,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地位日益凸现 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定位和战略支撑。作为千年商都,广州拥有着悠久的商贸业历史、独特的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发达的功能区位载体、强大的珠三角制造业支撑。最近,记者从广州市经贸委获悉,为加快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建设,促进现代流通业大发展大提升,广州市即将密集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 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广州市产业物流发展规划》、《广州市现代商贸业重点培育发展企业重点项目的认定与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商贸发展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同时,市经贸委以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机制和强化载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商贸业的现代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初步实现了高端商贸业载体从“众星拱月”到“群星璀璨”的华丽转身。今年重点推进的15个大型高端零售商贸项目初显成效。 广州友谊国金店已于11月18日开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开业4天的营业额就高达1600万元;总建筑面积达39万平方米的广州白云万达广场即将于近期开业;5号停机坪广场、太阳新天地、西城都荟、太古汇广场等一批高端项目也将在明年建成并陆续开业。 高端商贸项目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了我市商贸业发展空间,展示了我市“千年商都”的现代新形象,夯实了广州作为国际购物天堂的载体基础。对塑造广州国际化商贸中心都市形象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广州首次取代上海问鼎“2010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荣灿致辞
广州新商业版图呼之欲出 市经贸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广州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腾出了发展空间。在这个基础上,广州着力推动传统商贸业改造提升,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广州商业的布局进行新的规划和调整。 构建“四线三圈,两轴一带”现代国际大都市商业格局。据市经贸委负责人透露,为加快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建设,我市将着力构建“四线三圈,两轴一带”现代国际大都市商业格局,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地铁、轻轨和快速干道交通放射线为基础,规划实施“东推进、西延伸、南拓展、北培育、中提升”的商业网点发展布局;以广州城市环型干道为圆周,打造“内精、中厚、外强”的三个商业圈层;以老城区传统商业中轴线、新城区现代商业中轴线和珠江滨水带为核心,建设集文化历史、休闲娱乐、商旅互动、滨水景观等商业功能于一体的广州“千年商都”“购物天堂”的特色形象。 规划建设一批高端商贸聚集区。结合新城市功能区规划,同步规划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商贸功能区,通过建设标志性建筑、重点项目和特色鲜明的生态景观、文化设施,集中体现区域配套的商业形象。按照“项目带动、聚集品牌、功能集成、错位发展”的原则,将白鹅潭地区发展成为国际商业聚集区,建设成为集购物、商务、娱乐、餐饮、体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商业中心,打造成广佛商业核心区。将白云新城地区发展成为现代商贸文化聚集区,建设成为功能最全、艺术氛围最浓、流行信息传播最快、国际时尚与岭南元素互存的商业文化中心。将珠江新城(含员村地区)配套发展地标式高端商贸集聚区,建设成为与以高端商务、金融贸易区功能相配套的世界一流高档消费区和国际顶级品牌、高级奢侈品的中国发布地。将琶州地区建设成为商务会展核心区配套的商贸聚集区。 全力打造交通枢纽型商业功能区和水岸休闲商业区。依托武广高速铁路、广州新客站、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等交通网线的优势,推动综合型立体枢纽商业的发展。推动地铁沿线网点衔接现代商贸聚集区,提升老城区商业服务功能,促进新城区商业集聚。完善提升机场、火车站、港口涉外商业,丰富免税商品,提供国际化便利服务,增强门户型商业配套服务功能。结合河涌整治,引进国际一流投资公司和专业公司,在临珠江的沿江路、滨江路、长堤街等规划建设具有滨江休闲特质和浓郁岭南文化气息的商业区。 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物流聚集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化、国际化展贸市场园区,实现管理一体化、经营集约化、交易电子化。充分发挥国家流通领域现代物流业示范城市的优势,加快培育汽车、石化、电子、装备、钢铁、医药等10个制造业物流发展聚集区,重点推进东部、南部、北部三大汽车物流园、南沙小虎岛石化物流园、黄埔、番禺、萝岗三大钢铁物流园和番禺装备制造业物流园的建设,促进六大产业物流基地与三大整车、花都白云空港、南沙临港产业基地的协同发展。 全力打造三大会展功能聚集区。以建设国家级会展聚集区为目标,发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龙头带动作用,引进更多国际品牌会展落户琶洲,高起点规划建设嵌入或环绕展馆周边的商务办公、酒店宾馆、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把琶洲地区打造成国际商务会展核心功能区;以流花展贸中心为核心,重点发展中小型专业展、消费展和巡回展,打造流花专业会展区;围绕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和白云新城,重点发展会议、论坛、文化与学术交流等会议型会展,打造白云新城国际会议活动聚集区。引导各区(县级市)结合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专业化展贸聚集区。 全力打造具有地标性的美食街(区)。结合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加快推进以引进世界各国风味餐饮、中国八大菜系、粤菜美食为基地的地标性美食街(区)建设。支持各区(县级市)结合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景观和城市绿道建设,打造“一区一品一特色”美食街(区)。到2015年建成20条左右餐饮文化主题鲜明、具有地标效应的特色美食街(区)。 曾在广州挂任副市长、现任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荣灿致辞时谈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最根本就是要做到“两个提高,两个加快”,即:提高市场开放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吸引中外商贸主体集聚;提高商贸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要素通畅流动;加快建设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价格发现的引导作用;加快营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营商发展环境,使广州成为交易机会多、综合成本低、市场秩序好、商贸人员满意度高的城市。 广州市副市长甘新代表市政府感谢国家商务部、省经信委领导对这次论坛的重视,以及感谢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商业专家应邀热心参与,并表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全力推进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
广州市副市长甘新致辞
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赵小穗指出,全力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将是市委、市政府在后亚运以及“十二五“时期的努力方向,广州向国内外一流品牌聚集地、国际国内外贸易的重要交易地、亚太地区商贸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主要汇集地、新型服务和著名品牌的重要集聚地的目标迈进,花大力气把广州打造为国际购物天堂、国际采购中心、现代产业物流中心、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和国际美食之都,促进广州现代商贸业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应有“十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部任旺兵副主任认为:中心城市“商流”越繁荣,城市就越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聚集“商流”重在增强“十力”:对国际著名品牌的吸引力,对高端消费人群的吸纳力,对周边城市的巨大辐射力;对时尚生活方式的领导力,与高品质购物消费方式相适应的综合服务力,在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商品品牌和零售品牌的影响力,特色商业街区的感召力,业态以及经营手段的创新力,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的贡献力。 要高目标、高定位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任兴洲所长从国际商贸中心的内涵与功能、战略意义、面临的主要任务三个方面,提出要高标准、高定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主任吴晓华建议,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凡是广州有条件承担的国家赋予珠三角的重大改革试点、凡是广东省安排的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改革试点,争取在广州先行先试。新加坡学者杨沐则围绕新加坡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崛起,提出广州应该在东南亚地区确立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免税港和购物中心、金融中心和个人理财中心、旅游中心、教育和培训中心、海外医疗中心、会务和会展中心、研究中心、开发中心、创意中心,以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东南亚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等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