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注册 会员权益

长堤“变身”金融街 “探路”商圈发展前景

时间:2014-12-03来源:未知 作者:吴婕秋

 本网讯(第一商业网记者吴婕秋12月3日广州报道)长堤作为纵贯广州2200年历史的人文地标中心,它珍藏了广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据了解,长堤自广州开埠以来就是商家云集之地,曾是商业、金融、饮食、娱乐等等城市文明的主要领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正是把长堤作为起点,大量的丝绸等商贸物品从长堤上船,源源不断地输往国外,使得长堤发展成为了不曾中断的商贸口岸。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广交会、广州轻出集团等多家外贸项目落户长堤,进一步巩固长堤作为中国外贸的前沿阵地的地位,吸引着众多银行在此开业。位于沿江中路193号的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央银行旧址,就是广州金融发展历史的标志性建筑。时至今日,不少大银行的省级分行,一、二级支行仍集聚在长堤一带,如工行广东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广东分行、广东银监局等。 
    改革开放后的长堤金融街更是兴盛,港商纷纷投资做生意。大公餐厅、人人菜馆、大三元酒楼,纷纷成为广州乃至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长堤靠近西堤码头一带的西濠二马路一带,短短百米挂了数十个霓虹灯牌,被称为广州的“小香港”。
    广州民间金融街就落户在有着“中国金融第一街”美誉的越秀区长堤大马路上。该地处于沿江路金融服务带,隶属沿江路金融商务区,西接沙面大街,东至海珠广场,毗邻珠江北岸,总长约800余米。街道风光秀美、骑楼林立,其中的爱群大厦作为民国时期广州的地标性建筑享誉海内外,与人民银行旧址(现广东省金融博物馆)比肩,是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集散地、“十里洋场”商业文化发源地和广州金融发源地,人文底蕴深厚、岭南特征明显。建设金融街加快推动沿江路商圈“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的集聚效应,继而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且整合提升辖区内多个商圈建设,提升广州市“千年商都”的内涵。
    广州民间金融街项目于2012年初开始建设,旨在实现"集聚、服务、定价"三大功能,经过两年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6月28日,广州民间金融街首期开业,标志着全国首条民间金融街在广州建成,首期共引入各类机构共35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11家,注册资本合计22.5亿元。首期建成以后,继续推进二期建设,并于2013年6月23日开业,街内集聚的机构由首期的35家发展为102家。
    金融街一二期建设共完成了3.2万平方米的外立面整饰任务,增设民俗雕塑11个、浮雕48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48个,吸引会计师、律师、法院等配套产业进驻,淘汰低端产业100余家,使得金融街的整体营商环境得以大提升。
    如今,金融街三期建设已经拉开帷幕,从今年7月开始重点推进果菜西金融社区及一系列重点建筑的综合整治,并将延续广州民间金融街一二期的风格,深化打造具有岭南风情的现代金融社区。
    荟景湾坐落在沿江西路与长堤大马路之间,是金融中轴线和一线江景交汇处的地标式双塔顶级奢宅,屹立于镇城之石--海珠石上,千年城脉,得天独厚,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周边千亿教育医疗配套全面超越珠江新城。楼盘2至4层为裙楼商业配套,亦会为民间金融街的商业更添惊喜!
    广州民间金融街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商圈,有哪些区别于其他商圈的消费特点?未来有哪些商机潜力等待发掘?荟景湾商业配套的出现,如何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为此,我们将第13期商业智汇的主题定为“焕发金融街商圈魅力 掘金广州商业新地标”,诚邀国内顶尖标杆购物中心和连锁品牌的领袖人物、行业资深实战专家、第三方研究机构精英等同台对话,展开深入探讨。
    欢迎对此话题有兴趣者,与本网联系,联系人:钟小姐13539868881、赖小姐1892628128,欢迎参与!

 

 >>>参会邀请函(请点击进入)

原标题: / 编辑:
◆第一商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摘自: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商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第一商业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20-38248250 传真 020-38248296
Copyright©2023  第一商业网版权所有     www.topbiz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