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作为许多人工作、生活之外的第三空间,也已经摆脱了简单沉闷的“方盒子”概念......
空间塑造行为并不是一句虚言,我们走进空旷洁净的美术馆会自动放慢脚步、挺胸抬头、降低音量;夜店会利用灯光、音响和色彩激发肾上腺素,间接致幻;黑暗的空间会让人找到安全感,背后都是设计者对于空间行为学的研究和考量。
健身房作为许多人工作、生活之外的第三空间,也已经摆脱了简单沉闷的“方盒子”概念,以下几个健身空间分别来自纽约、北京和上海,除了在空间设计上更加富美感、激发人们的运动能量之外,也在积极地跨界,将艺术、数码、灯光照明和社交元素融入其中。
Rise by We
@纽约 WeWork 隔壁的健身房
![a00bc86758f94ffaba305f493e6437b1.jpeg]()
一向擅长打破壁垒的共享办公空间品牌 WeWork 在更名为 The We Company 之后,迅速将业务从工作拓展至包含居住、教育、社区活动在内的更多领域。继共享公寓 WeLive 面世之后,又在去年于纽约金融区的共享办公区开设了名为 Rise by We 的健身房。Rise by We 包含瑜伽教室、拳击室和开放的有氧空间三个部分,不仅方便了共享办公空间的会员,也作为整个街区最时髦的健身中心对公众开放。
![44793c6241e04cb0915c75d5f7e730ee.jpeg]()
![aac6ec5911d24fbfbbb228150ab0c7d9.jpeg]()
健身房的室内设计由 The We Company 内部设计师 Brittney Hart 完成,除了极具现代风格的裸露天花板、混凝土柱和金属光泽材质的使用,整体空间中利用大面积植物元素打造的轻松氛围与一墙之隔的 WeWork 十分契合。
![143489b7ce4844f2ba71c2a0839f22bf.jpeg]()
![5f9c0ab4889543e1a68cf156da02ab1d.jpeg]()
瑜伽和冥想空间则依靠深浅色相间的木地板与悬挂的植物打造出宁静有机的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健身房还有配套的 Spa 空间和健身餐食可选,和旁边的 WeWork 一起搭建出全套生活、工作新场景。
![90f0f74bc38f47b0943d660b7beb6c62.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