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注册 会员权益

警惕商业地产“发热流感”来袭

时间:2010-09-15来源:第一商业网 作者:本网评论员

  在新一轮的房地产政策出台后,投资商们发现,新政提升了住宅投资门槛,但商业地产本身贷款首付就是50%,受到的影响反而不大,这就促使相当部分投资者携大量热钱转投商业地产,据了解,仅保险资金便有40亿元涌入。商业地产的春天似乎到来了,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自不必说,甚至长沙、合肥等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也开始井喷式发展。

  不过,伴随着春天来临的,除了勃勃生机,还有那让人防不胜防的“发热流感”。当大家都一股脑地扎进商业地产时,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作为同业,在这里基于一些事实,给大家提个醒。

  广州伟国投资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之前利用高租金回报吸引买家,出售使用权以套现,却因为回报过高,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拖累了其在长沙的广州服装城项目。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多年前的新中国大厦,与伟国投资相比,虽在细节上有所区别,但操作几乎如出一辙。当年,友谊商店出地、香港公司出资,在十三行人民南路一带建了新中国大厦。凭借“买铺返租5年、小业主每年可收租金12%”的高额返租条件,新中国大厦1998年底就实现了7亿多港元的销售额,6层商铺全部售罄,并创下了当时广州商铺11万元/平方米的最高纪录。但在业主们收到首期3个月的租金后,该盘因资金链断裂而烂尾,返租租约终成一纸空文。

  时至今日,股民对新中国大厦案中,友谊没有选择做百货主业,转做服装批发,靠收取租金获益,仍有所诟病。但此类个案似乎阻挡不了中小投资者的买铺热情。媒体报道显示,最近广州多个商业地产售铺项目都受到了热捧。

  近年颁布的商铺租用管理条例,已经逐渐加强了监管,对商户的约束力扩大。不过,笔者担心的是,社会游资多,出路相对单一,不外乎股市、楼市,投资渠道狭窄,于是转做商业地产。沉疴之下,伟国投资仅为冰山一角,中小投资者应谨慎,在做投资之前,至少要从重点了解新的商业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法规,开发商实力如何并对整体项目有清晰的判断。

  更典型的应该是铺天盖地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如今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做商业地产时,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的购物中心模式,而而倾向于收益更大、业态更全的城市综合体,随之而来的便是如火如荼的“造城运动”。

  城市综合体应该也是舶来品。在国外,城市综合体一般会避开城市的中心区域,而以卫星城的形式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城市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顺应人口外延需求而诞生的新事物。

  到了国内,受商业地产繁盛的大环境驱使,现在各地政府都希望用城市综合体项目,吸引投资者,并且最热衷于造城运动的反而是二三线城市。这会不会偏离以往的正确导向?

  为了发展经济,地方政府将土地廉价出售给开发商,甚至以搬迁行政职能部门,打造城市CBD为由头招商引资。若是投资商真心做事,大力开发市场倒也罢了,可总有些开发商只买地、不开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并由此衍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侵占耕地、暗箱操作,借发展经济的幌子政商勾结等。

  笔者以为,城市综合体发展规划是否可行,关键还在于是否符合一时一地的城市发展规律,一味求大求全,在不具备足够消费力的城市引进所谓的国际奢侈大牌、五星级宾馆等,即便花大力气做起来了,也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原标题: / 编辑:
◆第一商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摘自: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商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第一商业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20-38248250 传真 020-38248296
Copyright©2023  第一商业网版权所有     www.topbiz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