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间,广州友谊发布公告称,日前公司已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变更登记后公司名称为: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将于近日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拟将公司股票简称由“广州友谊”变更为“越秀金控”,股票代码000987保持不变,意味着长达16年的名为“广州友谊”的股票简称从此不复存在,“广州友谊”自此退出红绿交错的交易大屏幕。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公告发布的第二天,越秀地产进军佛山的首个购物中心项目——佛山•悦汇天地的客户联谊会暨商铺交付启动仪式,在广州四季酒店盛大举行。此次活动地点恰恰选在友谊作为主力店的西塔,此举不知是无意的安排,还是难解的宿命? 十年人事几番新。遥想当年,作为1959年创建的广州友谊,创下改革开放后中国零售商业的多项第一,比如写进商业百科全书的新中国首家食品与日用品超市业态店,最早引进香港与国际品牌专柜,最早经营“香港买单、广州提货”业务,最早进入中外合营五星酒店开设分店,最早实行女性售货员淡妆上岗,最早实施劳工合同制用工制度,最早开展商业零售电算化与建立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2000年,广州友谊成功上市,成为广州商业第一股。当年敲响上市钟声的广州友谊董事长郭振球先生,以独到的眼光将一块最初的征用拆迁地,交给了合资企业广州市国商大厦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销售,新中国大厦从此成为十三行地标。同时,友谊并没有进驻大热的“中国第一MALL”天河城,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买下一路之隔的时代广场,打造友谊时代广场店,可谓风光一时无两。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无法预料,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加上新兴业态、网络零售对市场份额的分流,行业内竞争的加剧,以及刚性成本的持续上涨,百货业已成为当前最不景气的传统业态之一,定位高端百货的广州友谊也无法独善其身,疲态尽显,难以延续往日的辉煌。 2009年, 广州友谊与长隆集团共同投资开发建设“长隆友谊购物公园”合作项目雷声大雨点小,无疾而终;2014年10月,广州友谊正佳店结束旧址经营,迁移至新店,面积减半并于同年11月下旬起开业;2014年12月26日,广州友谊佛山店宣布暂停营业,内部调整,由于提前撤场,还被业主方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被判需支付违约金数千万元;2016年4月,广州友谊在外地开设的第一家门店、经营了9年之久的南宁店悄然退场;2016年5月,广州友谊国金店“无奈瘦身”,退出部分经营面积,以返租形式交给越秀集团管理,改造成购物中心。 与此同时,广州友谊的利润更是下滑惊人。根据其2016年3月29日晚间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8.04亿元,同比下降16.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亿元,同比下降12.80%。
自广州提出新一轮国资改革整合以来,广州友谊已经先后多次整合。2016年4月9日,广州友谊发布公告称,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收购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已经完成,交易金额约为88.3亿元,正式成为持有越秀金控100%股权的唯一股东,转型为“百货+金融”双主业。 细究原因,百货业赖以生存并促使其繁荣的经营模式,已然过于老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多少有点“不思进取”的味道。广州友谊作为广州最早上市的百货,“家底”最为雄厚,本来最有资格大举扩张门店,转型奥特莱斯,与其他领域开展跨界合作。如能及早抢占市场先机,何以沦落到如斯田地? 诚如广州友谊某元老所言,这次重组公布,并没有交待广州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后,是否有保存作为独立法人的广州友谊,在上市公司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地位?若仅有广州友谊商店的商号,而没有其相应名称作为独立市场运作的公司法人载体,可以想象广州友谊商店未来的市场命运与发展前景! 夕阳西下,在四季酒店的宴会厅内,张灯结彩,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甚是热闹,而在室外,路面跳跃着橘黄的光线,追逐着拉长的西塔的影子,似乎折射出广州友谊此刻的落寞:命途难测,去路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