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第一商业网记者吴婕秋3月1日广州报道)距离2013年的重新开业还不到3年时间,百佳重返广州第一店中旅店昨日(2月29日)正式结束营业,成为继百佳康王路店后第二家在广州关闭的百佳超市。 现场:超市已关门谢客 公开资料显示,百佳中旅店自1999年11月17日进驻中山五路中旅商业城,是广州首家百佳超市,迄今已有17年的历史。 今天上午,第一商业网记者来到百佳超市中旅店原址,发现店铺大门紧闭,百佳原本蓝色的招牌背景也还挂在墙上,一则醒目的“关店启事”贴在超市门口。 告示称:“我们决定在2016年2月29日结束本店营业,请持有百佳购物卡、提货券的顾客,尽快持卡/券到本店进行消耗完毕,也可以到百佳其他分店继续消耗。” 不少事先并不知情的街坊看到告示后,表示十分惊讶:“前几天还开得好好的,怎么说关就关?”一位经常帮衬百佳的师奶则告诉记者,昨晚本来抱着来“扫”便宜货的心态赶来,结果发现现场促销的商品无论是数量、品种、降价幅度都有限,“确实有点失望。” 当记者问及以后买东西是否会不方便时,这位师奶立刻摇头:“不会啊,现在买东西很多选择,不一定非要到超市,网上购物也很方便,还会送到家门口。” ![1.jpg]()
缘由:又是租金惹的“祸” 记者致电百佳相关负责人询问中旅店关闭的原因,对方回应称:“因为租金太贵经营成本较高,我们需要优化分店选址。这是一个商业决定,百佳将继续着力于南中国区,寻找更适合的位置开店,继续稳健发展。”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百佳中旅店第一次面临租金成本的压力。 2012年9月,开了13年的百佳中旅店撤场。对于撤场原因,百佳相关负责人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租约到期,加上旧业主准备出售物业,等新业主接手后才好谈租金。 2013年5月,百佳中旅店在阔别市民8个月后原址重开。由于成本上涨,该店虽仍裹着“超级大卖场”的外衣,但生鲜经营面积较之前减少,而商品档次提升,进口产品占比增加近两成。但对于此次承租的租金水平,百佳方面只是表示“和10年前相比上涨,但达成了双方都很满意的市场价格”,并且一签就是10年。 下一次,百佳会不会再次“原址重开”? 面对记者的提问,百佳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意向。”
![2.jpg]()
还要关:广州珠江俊园店3月7日结业 无独有偶,近日,位于广州天河区枫叶路珠江俊园的百佳分店也传出结业的消息。 在珠江俊园分店,记者看到,店员们正在为撤场做准备,一部分经营面积已不对外开放,一些柜面中的商品也显示缺货的状态。对此,百佳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因租约到期,珠江俊园店将于3月7日结业。”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这次结业不涉及超市经营不善的问题,百佳撤场后,该场地将由另一家愿意承担更高租金的连锁超市进驻。 此外,同样选择在2月29日结业的,还有在东莞经营了10余年的百佳超市东莞聚福豪苑店。而在成都,百佳超市近期连关三店,百佳超市成都新城市广场店和来福士Treat店于2月24日结业,国际金融中心店也将于3月底结业。 根据百佳提供的门店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1日,百佳在广州一共有25家门店(包含珠江俊园店),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拥有超过50家门店。
![3.jpg]()
业内:超市调整转型是必然 “如果原有的门店利润达不到预期,选择关店很正常。”一资深零售业人士坦言,关闭不盈利门店将是业内通行的优化调整方式之一。 “目前整个零售行业形势较为严峻,再加上电商、店面租金、人力水电成本持续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冲击,关店的情况对于今年很多大卖场来说不可避免,而更重要的是及时调整转型。” 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表示。 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认为,把超市做大是超市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他说,“所谓的做大指的是把超市做成一种商业综合体,比如番禺永旺梦乐城,增加餐饮、休闲玩乐等体验业态,才能得到‘1+1>2’的效果。” 社区小型化也是超市发展的另一条出路。黄文杰表示:“做小是指不要将超市集中在商业中心,而是把超市开到社区当中去。这样经营成本小,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便捷的优势对抗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