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业态品牌 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应对购物中心越来越同质化的困境,当今的购物中心在业态品牌上下足了功夫,主要发力点在创新业态、全国/区域首店上,带给顾客新鲜的体验。 创新业态:2015-2017年中国购物中心创新业态年均数量占比从15%上升到20%。消费结构升级使体验式消费孕育了更多的创新业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新奇体验的需求。 首进/新兴品牌: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带给消费者独特体验,购物中心在开业或调整时会引入大量区域/全国首进品牌及新兴品牌。
4.商业模式 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开始探索新模式的创新,包含跨界融合与线上线下融合两方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并带来便捷服务体验。 例 日本大阪Grand Front【2013年,13万平米】 项目位于梅田大阪站北广场内,由商业和写字楼两部分组成,开创性地将“产学研展商”结合在一起,设置“知识之都”集中了一大批实验性体验馆、展示厅、共享办公空间、餐厅、旗舰店和商铺。 线上线下融合:购物中心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的融合。如凯德旗下大部分购物中心均已上线凯德星,可通过线上分析线下数据,发现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并通过数据积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升级迭代线上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5.科技应用 科技在商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技+商业”已然成为购物中心最核心的竞争力来源。国际标杆购物中心一直在科技应用上不断投入,以满足消费者个性、便捷、独特体验需求,其应用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分析、虚拟体验和手机智能应用三个方面: 例 上海大悦城二期【2015年,16.3万平米】 项目通过科技应用与顾客不断产生互动关联、建立智慧运营体系,提升商业的经营能力。 亮点1:深化定位——自主IP摩天轮打造经典爱情场景。通过自主IP所带来的情感交互,强化“爱情”、“潮流”、“地标”定位关键词。同时将IP与广场内其他业态联动,形成该定位下的全消费体验。 亮点2:提升客单价——最大化消费数据价值的挖掘、增加消费粘性。通过线上云捕捉消费记录,精准推送,同时通过线上的主题团购、线上商城、积分兑换等促进消费,提升客单价。 亮点3:精准营销——加深对消费者的理解与互动,增加客流。通过WIFI覆盖、POS系统、网络系统、人脸识别等技术理解城市人群消费特征、提供便捷便利服务环境,刺激消费者到达并产生好感形成到达习惯。
总结 上述对全球购物中心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未来的购物中心应从以下5大方面发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精准定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客群已出现细分,一个成功的商业项目一定是有一个清晰的项目定位,以价值观细分顾客,吸引特定人群,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2个性设计——消费者比以往更懂设计,他们希望经常光顾的购物中心能够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和个性相契合。 3体验至上——未来的购物中心是一种全新的零售体验,在每一年甚至是每一天都在不断改变,让人们一次一次回顾寻找全新的体验。 4混合跨界——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开始融合更多的业态,如“商业+医疗大健康”、“商业+旅游”,“商业+教育”以及“商业+联合办公”等。 5高效零售——随着购物中心线上线下融合的OMO模式及会员制的普及,应用大数据实现顾客标签管理、精准营销变得触手可及,也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结语 展望2030年,购物中心将是一个可以提供身临其境体验的精神性场所,其品牌体验是包罗万象的,既拥有定制的独特设计,又集成了高科技与数字化,AR与VR在商场里的应用非常普及,数码科技被大量使用,以提升服务品质和顾客忠诚度,为消费者提供在网络上无法比拟的丰富体验,从而成为吸引消费者不断重游和探索的理想购物胜地。 |
原标题: / 编辑: |
|